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 我的援藏时光

在扎囊体验简单快乐

2015年05月14日 16:43    来源:山南网    记者 刘奇伟
分享到:    

    从拉萨机场下飞机,大约走40分钟的车程,便到了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

    扎囊,藏语的意思是“刺树沟内,山桃林中”。在一片狭长的山沟里长满盛开的桃花,粉红的桃花映着西藏特有的蓝天白云,只是想想,就觉得够浪漫的了。

    但是一进入扎囊县,桃花是见着了,就三两棵桃树上开着几朵。更多的是新疆杨树,树叶簇拥着顺着笔直的树干向上生长。再就是柳树和槐树,披着一身的绿,顽强地抗着高原烈烈的阳光。即使是雨水最多的七、八月,摸着它们的枝干,仍感觉的到树的干枯。剩下的就是那连绵的高山,顶着一头的积雪。

    树在高原顽强地生长着,人却是很快乐地生活着。

    在扎囊,喝啤酒是一项老少都喜欢的娱乐活动。一餐酒,可以从中午一直喝到深夜二、三点。但吃什么,几乎没有人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聚在一起了,这就足够了也很开心了。喝酒的场面有点似歌舞表演。最常见的就是一人端着酒杯给另一人唱歌,歌完了,被敬的人按照“三口一杯”的规矩把酒喝了,也就是敬者斟三次酒,被敬的人前两次略喝一口,待到敬者第三次斟满酒后一口喝完。喝酒又有点像自助餐,中途总是人来人往,认识的、不认识的,很随意地,往往到结束的时候,人也换得差不多了。不变的是时间。在这一刻,时间,已在他们心里停止。喝酒的人,感觉不到有事要做;找他们办事的人,看着他们喝酒的快乐,也会很快乐的体谅他们,等着明天再办。工作,总觉得不是急事。真碰上要办的事,他们会笑呵呵地跟桌上人打招呼:“同志们,等我回来再喝啊!”带着点酒气,高高兴兴地办事去了。高原的神山圣水让他们领悟的,就是生活要开心、快乐。至于这是用什么物质点衬的生活,不重要。

    西藏人的快乐不仅在平常随处可见,即使在农忙时,也见不着他们的忙碌。一大早上了农田,动了动锄头,看看太阳已到了正空,一家人就围坐在树下(太阳如不厉害,基本上就坐在田埂上),喝着自家的酥油茶(或啤酒),说说笑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阳已走了很远,于是,就看到有人下田动起了锄头。但不用多久,这些人又会回去歇歇。如此反复,真不知是酥油茶喝累了,才去动动锄头、舒展筋骨;还是锄头拿累了,才去喝酥油茶解解乏。待到日落西山、月上柳梢头,在乡村的路上,几个晃荡的身影相互扶携着,踩着软软的月影,拖着浑身的泥土,一路向着温暖的家走去。

    更有意思的场景是在工地上。劳动,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这里的人总是把劳动的辛苦变成了生活的享受。工地上的人往往会分成二列、三列,或者更多,每人的右手拿着一根杵杆。没有指挥,没有领唱,很自然的,在劳动开始时,一列人迈着一致的步伐,唱着歌,一路的用右手的杵杆,有节奏地击打着他们要夯实的土层,从一头走向另一头。第一列唱完后,第二列、第三列依着顺序,同样地边走边唱。如此反复。更妙地是,队列与队列之间,唱得不是同一个声音,更像是分了声部。听着她们的歌声,你会以为她们是一群受过训练的合唱团,在哪个音乐的厅堂里参加歌唱比赛,却丝毫感觉不到是一群农民在劳动。

    西藏并不富裕。但这并不影响西藏人追求生活的快乐。或许是青藏高原的阻隔,或许是现代工业的姗姗来迟,西藏人不追慕所谓的文明社会,也不会想着他人的算计,他们念记的是“诸行无常、惟善常住”,所以在被他们所摒弃的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和人欲追求中,展现的是他们那种无须“庸人自扰”的闲淡的自重、永恒的快乐。

    感受扎囊人的生活,我想起了一篇散文,《桃花源记》。或许人们都爱用“桃花”来形容那种怡然自乐、田园风趣的淳朴生活。扎囊不见桃花,却又蕴涵“刺树沟内,山桃林中”意思,或许含义也是如此:在人世间,桃源是属于另一个世界;但西藏是人世的净土,桃花永驻人的心间。

    让西藏纯净的简单快乐永驻世间!

(作者系株洲市第六援藏干部、扎囊县常务副县长)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