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初识了来那曲县援藏的王越剑常务副书记,他干练的作风、为人谦和的言谈给我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在闲谈中,他的同事称他“蘑菇书记”,我顿时兴趣大增,问了个来龙去脉。
黄蘑菇产业是王越剑来那曲县后发现的一个商机。“我刚到那曲的时候,常看到路边老有牧民们举着几袋黄蘑菇叫卖。后来一打听,才了解到这种蘑菇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这种蘑菇在杭州市场没见过。”因为天气原因,一年中,黄蘑菇只在七八月才可以采摘,仅靠路边叫卖,根本卖不出价格,“一斤才卖40元钱,能卖出去的也不多。所以我想,这是个可以好好开发的产业,能为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黄蘑菇就成了他这一年多来最心心念念的事情。
找地方建厂房、从浙江省蘑菇产地丽水市引进烘干机器、配备发电机……一系列琐碎的事情一件件忙完后,去年夏天,他构想中的黄蘑菇产业终于开始运转了。可是,一开始没人送蘑菇上门,他就自己带着援藏干部去路边收购,不管多少,都收进来,终于从一开始每天只能收购到几百元钱的蘑菇,到每天牧民络绎不绝地送货上门,现在一天能收到十几万元钱的蘑菇;工厂一开始只能用发电机,但电压不稳,烘干机容易烧掉,每一次停电,他都要跑到现场去“监工”;新鲜的黄蘑菇怎么运到杭州市,他和同事们研究了好几种保鲜方案,亲自从拉萨市拎着定制的保鲜箱一路带回那曲县,现在,那曲县新鲜采摘到的黄蘑菇48小时内就能运到杭州市。
如今,专门收购、加工、销售的那曲县黄蘑菇源藏工贸有限公司就在那曲县城外临近青藏公路的小山坡上,风景很好。“源藏”这个名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公司的这些商品都源自西藏,二是与“援藏”同音,这家公司就是由杭州市援藏干部们帮忙建立起来的。
一排临时搭建的板房就是黄蘑菇烘干的厂房,外面的草地就是工人们挑拣黄蘑菇、进行初步整理的地方。自黄蘑菇采摘季来临,杭州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在那曲县县委担任常务副书记的王越剑,几乎每天下午都要来这里看一看,那曲县群众亲切地称他“蘑菇书记”。
“收黄蘑菇的时候,一定要叮嘱老乡,最好用剪刀剪,不要拔,这样不仅采摘的蘑菇干净,也不会损坏草皮。”看到收来的黄蘑菇里面还有沾着泥的,他一边蹲下去挑拣出来,一边对收黄蘑菇的小伙子交代。
在杭州市时,王越剑是上城区的常务副区长,负责区里的经济工作。到了那曲县,他要做的事情细微到督促工人合理排班等琐事,会不会觉得差异很大?“既然是我要做的事情,就没有大小之分。”他说。
那曲县的新鲜黄蘑菇在杭州市卖得很好,第一批货一到就被抢购一空,这让王越剑很是欣慰,努力没有白费。但他并没有停下进一步带领藏族同胞致富的脚步,采访中他老把援藏干部那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挂在口头,觉得既然在西藏3年,就一定要为当地人留下点什么。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