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白锦波在养老院看望老人。受访者供图
据《青年报》报道,距离上海5000多公里、海拔4468米的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是上海对口支援西藏海拔最高的县之一,也是各方面条件和环境最为艰苦的县之一。来自徐汇区的援藏干部、现任萨迦县委常务副书记、萨迦小组组长白锦波,从沿海之滨到雪域之巅,怀着奉献边疆的心愿来到这里,以实际行动谱写“援藏梦”,诠释了援藏干部心系高原、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怀。白锦波最欣慰的就是他们的团队给萨迦县带来了新变化。
入藏后常年需要吸氧才能入睡
“当时没想这么多,需要我,就去了。”选派前担任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的白锦波毫无怨言地跨越了5000多公里,自2013年6月起,在西藏开启了为期3年的援藏历程。
没想到刚进藏一个月,在上海的爱人就生病住进了医院。爱人和小孩无人照顾,身处雪域之巅的白锦波虽牵挂,但仍坚守工作岗位,抽空安排了年迈父母从老家到上海照看。
“援藏干部都有困难,尽量不麻烦组织。”白锦波说。在他看来,自己援藏对小孩也是一种独立教育,“让他在家中学会分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之前从未去过高海拔地区,在青藏高原上,白锦波也承受了不少身体压力。这两年间,他的血压升高,而高尿酸也成了身体的另一“高原信号”。“萨迦县最热的时候也就二十几度,我们要穿着两件衣服。根本出不了汗,尿酸也就高了,”白锦波说,实际上,“双高”还使他心脏出现了三尖瓣返流的情况。
原本睡眠不佳的白锦波,到了萨迦县后前几晚因缺氧无法入睡。为了不影响第二天工作,白锦波几乎常年带氧气睡觉。因为饮食和适应问题,每年都会瘦上个十斤左右。
靠旅游留住人欣慰给当地带来了改变
萨迦县距拉萨有430公里,开车需7个小时,是上海对口支援西藏中海拔最高的县之一。较其他上海援藏县市,萨迦县晚了7年的援助时间,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面对此情况,白锦波在萨迦县考察后与团队决定: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西藏特色旅游区,用旅游留住游客,带动经济发展。
白锦波将萨迦有900多年历史的萨迦寺作为旅游主打,邀请上海同济规划院围绕萨迦北寺遗址、萨迦五祖白塔、仁青岗尼姑寺等景点,完善打造旅游景区,制定了至2030年的中长远萨迦旅游规划。萨迦古城景区结合了历史纪实馆、唐卡展区,另设给当地藏民设置开店铺商区。如今萨迦古城景区已申报成功4A级景区,去年一年有1万余游客购票进入景区。
“要做持续性的事情,希望延续性的计划能令萨迦县有巨大的变化。”秉承着“规划为先、产业为重”的白锦波这样坚持。
免费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治疗
白锦波在两年前刚到萨迦县后,与援藏干部在一月内跑遍了11个乡镇,调研村民情况,发现西藏孩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发病率很高。
小组成员评估决定申报髋关节治疗项目,联系协调上海市儿童医院,申请对西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进行免费治疗。凡是符合条件的就要抓紧医治。一年内,团队成员在萨迦县内筛选出了近二十名可治疗的孩子,联系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和儿童医院共同承担了近百万的手术费。
然而,一个家庭近4000元的高昂路费成了又一个“拦路虎”。筹不到路费,白锦波又利用在徐汇区团委的青年资源,通过微信群“征西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结对”贴,在一天时间内,通过网络找到了徐汇的“结对家庭”。上海的“家人”除了提供经济帮助外,平时也会到医院看望进医院的小朋友。
截至目前,“格桑花之爱”髋关节治疗项目在萨迦共治疗了26例。其中60%是8岁以下的儿童。他们长大后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
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今年“4·25”尼泊尔8.1级强震发生后,萨迦县曾多次受余震影响,其间,共有100多户房屋出现倒塌、倾斜、开裂。当时,正值县委书记休假,作为县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白锦波坚守在县里,协助县长协调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他牵头负责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准备,先后为重灾区聂拉木、吉隆、定日县运送救灾帐篷、棉被、棉衣裤等物资;组织集结100名民兵,做好到重灾区救援准备;深入到受余震影响的乡镇,核查受损的学校和农牧民房屋,安全转移受灾群众。
“虽然萨迦县受灾不严重,但抗震救灾是一盘棋。作为我们萨迦,一定要尽己所能,全力支援灾区!”白锦波指挥救灾时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