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广东省援墨工作组给我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和生活的希望。”前些日子,广东省援藏干部、墨脱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卢俊光来到墨脱县背崩乡 回访帮扶的因病致贫的群众时,门巴族村民罗布扎西激动地拉着卢俊光的手说:“你们看看,我现在行走自如了,种玉米、种茶叶,样样都行。”
4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造成罗布扎西右大腿骨折,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致使右大腿变形,每天全靠拐杖行走,原本富裕的家庭因此而坠入了贫困的深渊。去年,罗布扎西被广东省援墨工作组送到佛山市中医院接受免费手术治疗后,重新站了起来,燃起了生活的新希望。
“其实,罗布扎西仅仅是广东省援墨工作组实施‘爱心救助行动’以来接受免费医治和生产生活帮扶的贫困家庭中的一员。”墨脱县委书记邓江陵告诉记者,到目前 为止,广东省援墨工作组已争取到计划外捐赠资金2601万元,捐助物品近20吨,救治病人2000多人次,开展手术120多例,有117名贫困家庭的子女 得到帮扶后顺利升学;有300多户贫困家庭得到帮扶后开始迈步致富路。广东省援墨工作组实施的“爱心救助行动”让边疆山区的贫困农牧民切身感受到了党和国 家的温暖与关怀,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大爱。
墨脱,是我国门巴、珞巴较少民族的聚居地。虽然2013年通车结束了“高原孤岛”的历史,但多个乡镇和半数行政村仍不通公路,行走在墨脱的乡间路上可谓是 在“生死路”上徘徊。尽管如此,墨脱,在外界不少人的眼里,仍然是“雪域秘境”、“世外桃源”,是青藏高原上独树一帜的精品旅游景区。
然而,对于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干部来说,却有着与游客不同的体会。
2013年7月,以李灿为墨脱县委常务副书记、广东省援墨工作组组长的8名援藏干部和8名医生进驻墨脱后,来不及拂去一路风尘,就顶烈日、冒风雨,淌急 流、攀悬崖、过绝壁,闯过雪崩、塌方、泥石流等一道道险关,进村搞调研,入户察民情,促膝听民声。短短4个月时间,就走遍了墨脱县的7乡1镇和大多数行政 村,全面掌握了墨脱县的民生、民声和民情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处,当我们看到由于交通不便,农牧民不仅生产生活条件差,而且还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患有疑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出现了不少家庭因病致 贫、因病返贫、生活极其艰辛和一缕缕向我们援藏工作组投来求助的眼神时,心里就有一种无法形容的酸楚。”提起下乡调研时的感受,李灿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每个援藏干部都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帮他们做点什么。”
为此,援墨工作组在把90%的援藏项目、资金投向基层、投向农牧民、投向民生工程建设的同时,突出对医疗、教育和产业帮扶的支援力度,启动实施“墨脱门珞 贫困家庭爱心救助行动”,设立墨脱县贫困病患者爱心医疗援助基金,通过“送病患出去”和“请专家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把门珞贫困病患者送到广东进行医治, 并帮扶他们脱贫致富,同时设立门巴、珞巴族贫困家庭子女升学奖学金,切实解决门巴、珞巴族贫困家庭子女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实际问题。
为使“爱心救助行动”扎实有效展开,援墨医疗队和援藏干部在李灿的带领下,不辞辛苦,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和各种危险,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开展义诊活 动,为老百姓送医送药、解除病苦,同时走村入户,对贫困家庭尤其是对因病致贫的家庭信息进行逐一登记、分类汇总,详尽采集贫困病患者的病情,建立健康档案 库,把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纳入到“爱心救助行动”中,同时针对不同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制订救治方案和脱贫致富帮扶措施,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广东省各市各部门、各大企业、社会机构以及爱心人士也纷纷慷慨解囊,倾力支持“爱心救助行动”,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援藏新格局。
善举创造和谐,爱心传递温暖。墨脱县委常务副书记、援墨工作组组长李灿表示,在广东省社会各界和援墨工作组的不懈努力和推动下,“爱心救助行动”还将帮助更多的墨脱贫困家庭解除病苦、脱贫致富,用实实在在的爱心行动播洒民族团结之情,谱写民族团结之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