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记广东省援藏干部、林芝市巴宜区委书记彭裕殿:群众口中的“援藏好书记”

2015年08月09日 09:3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麦正伟
分享到:    

这几天,他又走进了青稞地里、田园牧场和群众中间,察民情、听民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回应群众的愿望和期待。

他,就是被当地群众称为“援藏好书记”的林芝市巴宜区委书记彭裕殿。

当地群众为何称他为“援藏好书记”?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2013年7月,时任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区长的彭裕殿加入了第七批援藏干部的行列,肩负起林芝市巴宜区委书记的重任。

“干工作有热情,干事业有激情,对百姓有感情,对同事有真情。这是彭裕殿一贯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巴宜区委副书记、区长米次告诉记者,“民有所盼,我有所应,更是他援藏一任、造福一方的执着追求。”

援藏伊始,彭裕殿面对环境、岗位、角色的转换,克服高原不适、语言迥异、饮食差异等诸多困难,立即扑下身子,主动融入,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熟 悉县情的基础上,与区委、区政府一班人经过认真分析、反复论证,及时形成了巴宜区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并确定了“强基础、惠民生、抓产业、促发展、保稳 定”15字工作方针。科学的发展思路、准确的发展定位和彭裕殿与区委、区政府一班人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有力激发了巴宜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 性。援藏短短两年时间,巴宜区就获得全国、全区和林芝市120多项荣誉,经济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截至2014年年底,巴宜区财政收入率先在林芝 市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95亿元,同比增长57.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10元,同比增长15.99%。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彭裕殿常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作为“一线总指 挥”的彭裕殿始终把“心中有党,做政治的明白人;心中有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心中有责,做发展的开路人;心中有戒,做班子的带头人”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彭裕殿在抓好队伍建设、激发干部群众创业热情,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牢记第一责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夯实执政基础的同 时,始终以民生为怀,把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困有所帮和增强基层造血能力作为援藏工作的重点,与区委、区政府一班人研究决定后,投入 包括援藏资金在内的3300万元开工建设巴宜区和具备条件的镇级幼儿园。并积极协调广东韶关教育系统选派30名业务骨干到巴宜区开展援教工作,解决了巴宜 区干部职工、城市居民、农牧民子女学前教育难的问题。

创新实施了巴宜区农牧民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就医费用全免政策,制定出台了提高乡村医疗人员待遇等惠民政策。百巴镇的索朗旺青为此深有感触:“去年9月, 我患肺炎,镇卫生院建议我去巴宜区人民医院治疗,我就带着身份证来到了巴宜区人民医院。开始我以为要花很大一笔钱,结果却享受到了医疗费用全免的好政策。 哑咕嘟啊!”说到这里,索朗旺青竖起了大拇指。为解决偏远山区群众就医难问题,彭裕殿和他的援藏队员们商议后,又安排625万元的援藏资金,为25个偏远 村庄新修了村级医疗室,保证了村民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现在在巴宜区,读书有人管,看病有人包,还有哪里的人能比我们更幸福?”巴宜区 的农牧民如是感慨。

走进八一镇珠曲登村,一座座民族特色浓郁酷似别墅的民宅,一条条平坦的水泥村道,一排排太阳能路灯和新建的村文化活动广场、村级卫生室、景观平台,优美的 环境,良好的生态,美丽的村貌,一一呈现在记者的眼前。巴宜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严世辉告诉记者:“珠曲登村只是彭书记和他的援藏队员们 投入援藏资金2900万元、整合当地财政3700万元,为巴宜区建设的12个小康示范村和百巴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彭裕 殿和区委、区政府一班人坚持把项目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助推“318旅游经济带”和“306省道水果产业带”建设紧密结 合在一起,保证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2014年,巴宜区第七批援藏工作组投入援藏资金116万元,在珠曲登村种植水果600多亩,依托水果种植,该村每年 每户就可获得额外增收1万元。彭裕殿和他的援藏队员还投资1570.5万元改善了大坝村97户搬迁群众的住房条件和297户农牧民安居房建设及危房改造, 有效解决了大坝村群众长期上访的问题,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崭新明亮的楼房,宽敞清洁的房间,完善的现代化配套设施,这是彭裕殿和他的援藏队员们投入375万元援藏资金建设的林芝市巴宜区五保户集中供养服务中心。 这里设有居住用房、生活用房、医疗保健用房、食堂、连廊,起居室配有语音呼叫系统、电视等现代化设施,并配有独立卫生间,极大地方便了入住老人的生活起 居。“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现在已有59人入住,年纪最大的有93岁。”巴宜区民政局副局长肖梅介绍说,供养中心除了每天供应新鲜蔬菜、按季发放季节服装 外,还配有专职医生和护士各1名,每天检查老人的身体,及时诊治老人们的疾病。“这里有吃、有穿、有人服务,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幸福。”住在集中供养服 务中心里的西洛老人双手合十连声对记者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我们的援藏干部!”

为增强基层造血能力,彭裕殿和他的援藏队员还积极筹措2000万元援藏资金,设立发展基金,从每年300万元的收益中解决了巴宜区1个街道办、7个乡镇、 67个行政村基层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确保每个乡镇每年至少有20万元、每个村至少有2万元的收入。同时,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确保7个乡镇、67个行 政村在林芝市巴宜城区农牧民发展综合商贸城中各有1间沿街商铺作为固定资产,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在巴宜城区街道办设立“爱心超市”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 巴宜区各乡镇建立了“爱心超市”,免费对低保、低收入弱势群众进行帮扶和救助,并为城乡低保对象每人每年提高了1000元的生活补助金,让发展红利惠及到 了弱势群体中的每一个人。

“民生为怀,服务群众,是我永无止境的追求和不懈奋斗的工作目标。”随着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面对群众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赞语,彭裕殿这样说。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