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援藏干部刘春荣:真心实意援藏 一心一意为民

2015年08月27日 10:1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2013年7月,他放弃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离别父母妻儿,毅然加入福建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队伍,走进林芝,开始了三年援藏工作。

两年来,他弃小家顾大家,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团结上下,敢于创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干净做事,清白为官;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扬。

他就是干部群众称赞的“真心实意援藏,一心一意为民的好干部”——福建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刘春荣。

转换角色 为人榜样

援藏前,曾获得过福建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殊荣的刘春荣是福建省财政厅农改处的一名副调研员,援藏后,肩负起了林芝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的重任。

面对岗位的转换,角色的转变,刘春荣一踏上林芝的土地,就坚持以焦裕禄、孔繁森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心无旁骛,树立典型。以独到见解、超前思维的能力积极配合局党组书记、局长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奋力开创林芝市财政事业的新局面。

刘春荣一上任,他就毫不犹豫地扎进了问计于民之中……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刘春荣顶烈日、冒风雨,淌急流、攀悬崖、过绝壁,驱车、骑马、步行,闯过一道道险 关,跑遍了林芝市所辖的7个县区、大部分乡镇和部分行政村,掌握了林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既为援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又为深化林芝市 财政改革找到了路子,从而在全局干部职工中树起了榜样和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做好工作 传授经验

援藏两年来,刘春荣在认真做好福建对口援藏资金管理工作和福建援建项目的批复、招标、建设监督等工作的同时,主动把沿海先进的财政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带到林芝。

为不折不扣地把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减少惠农资金的发放环节,足额及时准确地把惠农资金发放到农牧民群众手中,自2014年以来,刘春荣针对 林芝市惠农资金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借鉴福建省的经验和做法,建设惠农资金监管平台的建议,并结合林 芝实际,反复调研论证,在福建省财政厅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投资350万余元,建设我区第一个财政涉农资金的监管平台——林芝市惠农资金支付监管平台,实 行以指标统一管、资金一户存、补助一卡发、服务一站办、结算一线通、收支一本账为核心内容的管理和支付方式,做到各项惠农资金一个“漏斗”向下,实现“惠 农一卡通”, 从根本上防止基层截留、挪用国家惠农资金。

挂钩帮扶 捐资助学

米林县扎绕乡吞布容村是林芝市财政局的挂钩帮扶村。刘春荣多次利用节假日进村搞调研,入户察民情,积极与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队商量制定帮扶措施,重 点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一年多来,他争取厦门市援藏资金120万元改建了入村危桥项目,争取自治区财政厅81万元资金修建了牧场桥梁道路……

刘春荣还把关心支持林芝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9月1日,他在为巴宜区布久乡小学争取到3.5万元资金的同时,引进福建天联机构向 巴宜区布久乡贫困学生捐资6.6万元,为4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捐助学费12000元;福建天联机构也从去年开始,在林芝市常年保持资助10名贫困学生, 直至他们大学毕业……2015年藏历新年,刘春荣又争取到福建天联机构支持,给巴宜区布久乡卓木村送上了棉被、大米、油等约5万元的爱心物资,为布久乡敬 老院送去了200件(套)衣服。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两年来,刘春荣远离妻子女儿,一心扑在工作上。对此,干部群众夸奖他,赞扬他,而他却这样说:“援藏是自己的义务,为民办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麦正伟 王雅慧 索朗群培)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