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组团式”援藏:阿里,我们来了

2015年10月09日 11:34    来源:援藏    
分享到:    

11.webp.jpg

“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义诊合影

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国庆、以实际行动展现援藏干部的西藏情怀?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派得力队员深入阿里高海拔地区开展义诊送医送药活动。

西藏偏远山区医疗服务条件差,群众缺医少药的现实牵动着北京“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全体队员的心。在北京援藏指挥部和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于亚滨同志的的精心安排下,援藏医疗队选派了6名业务骨干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开拔奔赴日喀则、阿里等高海拔偏远地区,将“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服务送到边疆地区。

“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一行六人及援助贡嘎机场的民航总医院三名医生经过近千里的长途跋涉,于10月1日十时余到达拉孜县卫生服务中心。他们一下车便披上白大衣,立即投入到了义诊活动中。随队的两个藏族同胞司机赤列多吉和尼玛扎西主动加入到义诊队伍中,指引患者和翻译工作。在近四个小时的义诊工作中,妇产科、消化内科、心内科、普外科的专家们详细询问患者病情,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同时与放弃假日休息的拉孜县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进行技术交流。

拉孜县卫生局次顿局长欣喜地告诉医疗队,此次活动不仅实实在在解决了目前当地藏族同胞的健康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医生的诊疗水平。援藏医疗队的医生们也是深有感触,缺医少药,地广人稀,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差,孕妇很少产检,妊高症等高危孕妇多、高原性心脏病和关节炎等患病率高。

2.webp.jpg

拉孜县义诊结束后,“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来不及做任何休整便赶往海拔近5000米的萨嘎县。10月2日天未亮,“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就从萨嘎县出发前往200公里外的仲巴县卫生服务中心。一路颠簸,医疗队员忍受着高反造成的头痛、恶心不适,于十一时许到达仲巴县医院。

抵达后,医疗队员们迅即进入工作状态,清华长庚医院李渝红和藏族同胞赤列多吉负责患者分诊、量血压、分发药物;北京妇产医院徐小红和北京天坛医院郭蕾看了近30名妇产科患者,阴道炎和盆腔炎居多,孕产妇明显营养不良,胎儿偏小;北京佑安医院胡建华、北京地坛医院胡居龙和北京肿瘤医院彭智负责内科患者,内科患者以胃肠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居多,三个小时时间共接诊患者100多名,包括一名中学老师带着两个学生赶来就医。很多患者慕名而来,据该院院长普琼次仁介绍,因时间问题,今日仅为县城周边少部分患者,当地医疗需求远不能被满足。义诊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多才结束。

10月3日是国庆小长假的第三天,也是医疗队西进阿里义诊送医送药的第三站,医疗队的目的地是普兰县仁贡村,至此医疗队已深入阿里纵深西行近1500公里。当天也是仁贡村村民的大日子,对于这样一个紧邻边境的小村庄,缺医少药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当听说有北京的专家来“组团式”义诊时,整个村子、整个县城都沸腾了。医疗队员忍受着高反、酷热和多日来奔波疲惫的折磨,先后义诊了100余名藏族同胞,仔细地给他们做着体检,详细地交代着病情,像对待数千公里以外自己的亲人那样反复叮嘱着用药方法,对于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当即解决的疾病,医疗队员便留下手机号,反复交代可以随时联系去拉萨市人民医院诊治。

5.webp.jpg

一路走来,队员们感到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此次系列义诊活动实实在在地将“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先进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送到边疆地区,医疗队员也以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了小长假,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传播着民族大团结的种子,将北京的关爱送到了偏远的边疆!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