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胡欣宁:援藏,此生无悔的抉择

2016年04月19日 11:55    来源:拉萨晚报    
分享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三年的援藏工作即将届满,此时此刻,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回想在拉萨的日日夜夜,在这里,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我的意志经受了磨炼,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我的觉悟获得了升华。我要感谢西藏,感谢拉萨,它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给了我终生难忘的记忆。在即将临别之际,我要为我的援藏抉择喝彩。如果祖国还需要我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继续奉献,我会义无反顾地留下来,因为我爱西藏,援藏是我终生无悔的抉择。

难以忘怀的深情厚谊

到了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后,党组特别为我配置了专车,怕我住在北京援藏公寓远了、没有休息的地方,又在单位接待处为我布置了一个休息的房间。当我推开门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房间干净、整齐、家电齐全,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还放着为我专门配备的一台制氧机,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地方啊!记得有一次我到基层法院调研,发现安排的工作餐都是对着北京口味去做的,一时间我竟不能自已,在许多物质还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这得花多大的心思!当然,我也经常想家,想念我刚刚步入小学的儿子,在家操劳、顾小孝老的妻子。但是我没有感觉到孤单,上班了有领导同事的问    候、有很多忙不完的工作;下班了,在北京援藏公寓,同援友们一起围坐,谈天说地,感悟人生;周末了,有时与单位领导同事三两小聚,有时与援友出行郊游;下基层了,驻村了,有藏族同胞热情的款待,质朴的笑容。三年的援藏生活,领导们、同仁们、援友们、藏族同胞们给了我最为丰富的人生盛宴,我的所感、所学、所思将使我受益终身。

倾情奉献无怨无悔

来到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后,我主动承担起法院管理改革的重任,我结合法院实际情况,推动法院制定、更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新的目标绩效考核办法、案件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等,这些极具创新性和适用性的措施在实践中受到了广大法院干部的欢迎,也促使拉萨法院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

新的台阶。在我的推动下,拉萨市中法的司法改革从无到有,初步完成了人才储备和机制准备工作,确立并实践了与司法改革相适应的审判长责任制、大民事和大刑事案件办理机制,为中法的司法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8月9日,拉萨市发生了特大交通事故,我带领几名骨干投入到了法律服务工作中,我们第一时间来到事故现场开展勘验和责任认定工作,确定赔偿范围及赔偿方案。

随后,我们又开展了受害人家属的相关工作,经过耐心地沟通,仔细地宣讲法律政策,成功地安抚了家属,圆满解决了棘手的赔偿问题。这件事的成功处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和谐与稳定。

为了提升拉萨市中法法官的业务水平与能力,我将自己的所学及实践经验一一传授。我亲自参与案件的指导工作,为部分案件的审理确立了科学合法的审理规范,统一了裁判尺度。我还将审判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选取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公开开庭审理重大疑难案件,我市辖区的八个法院的同志都来观摩庭审,我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庭审技巧展示出来,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也有幸成为拉萨市中法院长亲自开庭的第一人。

在援藏期间,我组织联系了北京市法院派员三次入藏考察,协助制定完善援藏项目并签订对口协议;还组织了多人、多批次的学习、考察和交流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拉萨市中法干部的素质。共落实援藏资金510万元,联系北京法院的专家到拉萨市中法授课答疑20余人次,组织骨干人才到北京学习、交流100余人次。2015年8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慕平同志、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鲁桂    华到拉萨市中法考察时,对我的援藏成绩予以了肯定与表扬。

援藏是我一生的财富

虽说我是援藏干部,但我却觉得受到了不少“援助”,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震撼式的教育。最初我以为这里工作节奏慢、效率低,到了之后才发现有做不完的事情,而且人少事多,相应的待遇也不成正比,但是我没有看到有任何的精神颓废,没有听到任何的抱怨。

在与藏族同胞们接触的时候,我以为因为语言和习惯的原因我会无法与他们交流,但是我错了,迎接我的是火热激情、真诚与淳朴。

在维稳任务重、值班任务多、中心工作量大的时候,我没有见到干警松懈、怠慢、厌战,却有一种昂扬的斗志,甘于奉献的气场。

三年来,看到我生活、工作的拉萨不断地日新月异,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与自豪,这里洒下了我辛勤的汗水,这里留下了我耕耘的足迹,这里是我放飞梦想的地方,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感谢西藏,感谢拉萨,通过援藏,让我收获满满,我仅在这里尽了微薄之力,这里却给予了我巨大的精神财富,让我一生受益匪浅。我的生命因此而更加多姿多彩,援藏是我今生无悔的抉择。(作者系北京援藏干部,现任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胡欣宁)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