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城关区副区长李锦民:雪域高原 圆梦之旅

2016年04月27日 10:1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珊
分享到:    

2013年7月9日,伴随着飞机的轰鸣,承载着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的航班缓缓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李锦民十八年的雪域高原梦终于实现了!

1995年7月,李锦民从装甲兵工程学院毕业,和许多同学一样,也申请扎根祖国边疆,到新疆或西藏工作,但由于名额所限,他的愿望未能实现。但到祖国边疆 去的梦想,一直深深植根于李锦民心底。2000年转业到北京海淀区以后,自从他符合了对口援助的条件以来,每次都踊跃报名。18年后,在组织的关怀与信任 下,李锦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记得当时组织部长找他谈话时,李锦民第一句说的就是:“感谢组织圆了我多年以来的梦想。”

初上高原,深入调研,逐步加深对城关区的认识

初上高原,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高原反应是给李锦民这个初来乍到者的第一个“见面礼”。头疼、气短、失眠等,考验着他援藏的决心与毅力。不过在城关 区领导的关怀下,在援藏医生的帮助下,在同事们的呵护下,李锦民很快就渡过了难关,适应了高原的环境,满怀感激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李锦民挂职在拉萨市城关区,任副区长,负责非公经济发展、商贸业、司法、安全生产、消防工作,分管商务局、司法局、安监局、消防大队,协管社区建设,联系 四个街道办事处和城关区工商联。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李锦民与其他两名援藏干部一起,积极投入到紧张的走访调研工作之中,深入城关区4乡、8办,51个村 (居)以及分管部门,通过查阅资料、到委办局座谈,走访街乡村居、深入到基层农牧民家中,对城关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工作有了总体的认识,对基层的 情况有了基本的把握。此后,每年李锦民都会结合分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展开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城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履职尽责、不辱使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2014年藏历年三十,北京援藏指挥部为庆祝藏历新年组织全体援藏干部会餐。刚吃两口,热菜还没上,李锦民就接到电话,城关区蔡公堂乡白定村有山体险情。 二话不说,李锦民立刻起身赶往现场。到现场一看,几十吨的大岩石已明显风化松动,随时都有可能掉落,山脚下居住着6户居民。李锦民马上组织疏散居民,申请 应急救援,在消防应急车照明下,摸黑上山勘察现场。幸好处置及时,未发生人员财产损失。

2015年末,城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亿元,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指导4家企业在区内开展商品展销活动数十次,繁荣了市场。李锦民积极推进 城关区净土公司蔬菜直销车建设,为平抑市场物价发挥了积极作用。基本完成了铁器电焊铝合金商户的归行入市工作,将拉萨市近千家铁器电焊铝合金加工户统一迁 入集中建设的市场中,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以来商户占道经营扰民和污染问题。

开展“五下乡、四进社区”法律服务,深入推进“法律进农牧区”活动,完美收官“六五”普法,两年半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00余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0余 万份,受益人群60余万人次,普法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扎实推进社区建设,李锦民分管街道和社区的党建、文化、网格化管理、“双联户”等工作都得到了有效 加强。工商联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服务企业和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明显。交叉分管的农林水科工作扎实开展,及时处置应急防疫,避免了疫情扩散;助推智昭园区建 设,提升城关农牧业发展水平。

心存敬畏、廉洁自律,清清白白为民服务

李锦民自觉学习《纪律处分条例》、《廉洁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条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约法十章”以及援藏指挥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坚持做到 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坚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俭为荣。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坚持自律为本,始终做到防微杜渐。自觉将自己置于 当地干部群众和援藏干部的监督之下。

李锦民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在做好分管工作的同时,严格督促分管部门落实廉政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整体工作中推动,以自己的实际言行影响带动周围的 同志;把抓工作落实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重点,督促分管部门根据年初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分管部门未出现违反廉洁 自律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李锦民接触了许多在藏干部,他们身上洋溢的“老西藏精神”深深地触动着他、时刻鞭策着他。“他们中的很多家庭都是‘两头在外’,父母、 孩子长期在内地,每年只能指望那不一定能够休的了的假期去照顾老人孩子;有些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一年也见不了几面;有些在藏二三十年的老同志,长期忍受着 高原型高血压、痛风、失眠等高原病的折磨,甚至有些逝去在工作岗位上,令人欷歔。和他们相比,我实在是觉得三年的援藏时间很短,我能做的事情很少,贡献真 的是谈不上。”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