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又一次踏上了进藏路途,来到日喀则投入到新一轮医疗援助工作中。
队员们不顾舟车劳顿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投身到工作中,获得了当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朱文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主要负责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医疗援助工作。
“中西医结合科,主要是以中医和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朱文伟说,“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虽然是全市最大的医院,但是医疗条件还是非常有限,很多疾病都不能进行诊治。在这种情况下,中西医结合科就发挥出了优势。经常有从其他科室转来的病人,现在的24个床位远远不能满足病患的需求,有时就连走廊里都增设了床位。”
记者了解到,2015年,一名患有产后心肌并合并颈部静脉血栓的28岁患者来到了中西医结合科。
“该患者患有产后心肌并合并颈部静脉血栓,有10厘米长,是致命性疾病,需做外科手术。由于条件不允许,在全自治区都没有办法进行治疗。”朱文伟介绍:“当时,我和其他医生都建议患者转院到成都,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患者打算放弃治疗。如果放弃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和其他医护人员研究决定试着用内科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活血化瘀和利水等方法,再加上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两周之后,患者颈部肿块变小,心脏的症状也明显好转。”
朱文伟笑着说:“这种病通常都是需要外科手术的,但是通过内科治疗的方法让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
跟着朱文伟医生查房,记者了解到,中西医结合科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给很多患者解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
“‘组团式’援藏医疗不单要治疗患者,还要‘造血’,而且是‘造全血’。‘造全血’就是提高当地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培养留得住的人才。”朱文伟告诉记者,目前,医疗队主要通过开展教学查房、业务讲座、专家门诊讲解等方式,提高当地医疗人员的医疗水平,使他们了解新知识、新技能。
“每一周都会有教学查房,针对某个特殊的病例,把最新的治疗手段,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还有全国通行的诊疗方案,传授给受援医护人员,让当地的医护人员掌握新知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院长米玛多吉介绍。
尽管工作任务繁重,但朱文伟对患者却很细心、体贴。
“朱医生来了以后,坚持每天查房,坚持每周四坐专家门诊,工作态度十分认真。还教我们一些实用的医疗方法,真是一名好医生!”中西医结合科的护士德吉这样说。
远离亲人、远离家乡、远离繁华的大都市,来到祖国的西南边陲,朱文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开展医疗援藏工作。正是有像朱文伟这样的医生,日喀则市的医疗水平才得到提高,医疗人才队伍得到建设,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