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地大城市到雅砻河谷,他们翻越崇山峻岭,跨越千山万水,他们用辛勤和汗水铺就了一条富民路、搭建一座连心桥。
三年来,“三省一公司”的援藏干部们为山南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各族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积淀下了浓浓的民族情。
对口援藏 民生为先
悠悠万事民为先。三年来,对口援助山南市的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和中粮集团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做到项目建设向基层、向农牧区、向民生倾斜。
“我们瞄准卫生、教育、就业三大民生领域精准发力,建立起了省对地、市对县、医院对医院、学校对学校、援藏医生包科室、援藏教师包班级的‘组团式’援藏机 制。”山南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柯东海说,“协助省人社厅多次进藏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近百名山南籍高校毕业生在湖北 实现了就业,同时在武汉建立了藏鄂大学生实习基地,积极引导西藏籍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实现内地就业。”
儿童入园难一直是山南市的一大难事,湖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决定投资21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山南第二幼儿园。目前,幼儿园主体工程和外装修已基本完成,建成后可新增入园儿童超过500人,到今年下半年将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我们充分发挥援藏项目的实效性,筛选出改善农牧区基层基础条件项目21个,投资额为2.546亿元。项目涉及新农村建设以及文化、卫生、教育等领域。” 山南市委委员、行署副专员、湖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卜建才告诉记者。“截至去年8月底,湖南25个援藏项目共完成投资2.557亿元,目前17个建 设项目已经竣工。”
安徽省对口支援的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条件艰苦,气候恶劣。但是他们不畏艰苦,把安徽援藏做成了样板工程、精品工程。
“两年来,我们确定了总投资3.108亿元的30个援藏项目。截至目前,27个工程类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98亿元,其中21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山南市委副书记、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张明说。
如今,行走在雅砻大地,处处能看到,喜迁新居的农牧民开始了新生活,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配上了先进的诊疗设备……援藏民生工程在雅砻大地处处落地开花。
产业援藏 重在“造血”
2015年以来,三省援藏工作队牢固树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理念,积极促进内地企业优势与山南资源优势相结合,产业援藏从基础设施援助,到支持基础产业发展,从“输血”到“造血”,让老百姓收获真金白银,也推动援藏工作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
“两年多来,共引进湖北企业10余家,涉及太阳能发电、农畜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建筑建材、纯净水等多个特色产业,安排就业2000余人,拓展了‘湖北华新产业援藏模式’。”柯东海介绍。
乃东区委常务副书记、武汉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陈春晖介绍:“通过集约发展工业园区承接武汉产业转移,指导帮助乃东区编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引进藏禾商贸、 西藏哔叽、力扬仓储3家公司,总投资2.46亿元,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民族手工业加工和现代仓储物流,实现武汉企业援藏历史性突破。”
“我们带来内地的先进技术、先进思想、管理经验和市场观念,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产业,提升当地‘造血’能力,使山南市产业结构逐步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来自湖南的投资者张希告诉记者。
“援藏各省市、各企业从山南实际出发,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积极创新援藏方式,增强了山南的自我发展能力。”山南市受援办主任熊淼介绍。
智力援藏 发挥优势
如何将内地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人才技术等优势带到山南,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这是“三省一公司”五(七)批援藏工作队一直深入思考、努力破解的难题。
搞好智力援藏,为当地培养一批观念新、能力强的干部人才队伍是援藏工作的关键环节。三年来,三省援藏工作队把山南市干部人才培养与本省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湖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把智力援藏作为重大项目来落实,并将智力援藏经费由原来的4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我们先后从卫生、教育、广电等系统派出 3批共156名专业技术人才进藏,以点带面,发挥‘传帮带’作用,不仅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高原,而且带来了新的理念。”技术人员小李告诉记者。
看着内地专家的到来,当地的技术人才心中添了劲头、有了信心。“越来越多的专家来帮助我们,我们山南的医疗水平必将越来越高。”山南市藏医院院长次仁告诉记者。
“两年多来,湖南省援藏干部人才派出单位协同企业、公司进藏考察40批次、273人次;市、区受援部门组织赴湘学习考察51批次、841人次,促成了梦洁家纺等一批骨干湘籍企业陆续落户山南。”卜建才介绍。
去年8月,山南市人民医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安徽省选派首批20名医疗专家人才,他们将开展为期1年的“组团式”援藏工作。涉及儿科、骨科、心血管、ICU护理等20个专业。
“这段时间,我首先在科室开展了一系列讲座,让所有护士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说话的是来自安徽省六安市 第二人民医院的副主任护师江爱国,也是六安市医务工作者中唯一的一位女同志。她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为山南医院妇产科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护理团队,更希望争取 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使山南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能够达到内地三级甲等医院的水平。
大爱无私,挥洒雅砻。3年来,“三省一公司”援藏工作队把真情和汗水奉献在雅砻这片热土上,用行动诠释了援藏干部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无悔人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