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三年我能为西藏的职业教育做什么?如何让创建短短8年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带动全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如何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社会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年前,教育部第七批援藏干部葛维威初到高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时间飞逝,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葛维威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取得了快速发展。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双证书”获取率达到 85%以上,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创业大赛以及其他大赛中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90多人次;对200多项院级科研成果进行了评选奖励,学院教师在各 类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多篇……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回首三年来,葛维威为此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2013年7月,作为教育部第七批援藏干部,葛维威从首都北京来到了雪域高原,担任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踏上了三年援藏路。
初到西藏,尽管有着充分的心里准备,对西藏的气候条件有过详细的了解,但3000多米海拔的差异还是让葛维威难以吃消。
“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来,工作不等人,必须尽快适应。”葛维威告诉记者。
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气候的葛维威开始下到基层,深入学生与教师中开展调研。在深入了解西藏职业教育的现状后,结合学院“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的实况, 葛维威和领导班子确定了“问题导向、软硬结合、以援促建”工作思路,找准援藏工作着力点,确立了“六个援藏”基本路径,达到募集“三个千万”工作目标。
为提升学院办学条件,葛维威跑起了项目。他先后向教育科学出版社等32家单位募集到资金1273万元,用于支持学院教学科研、考察培训、信息化建设、办公条件改善及学生服务区改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
由于学院在职业培训方面与内地存在不小差距,学习内地职教经验刻不容缓。为此,葛维威从募捐经费中列支100万元用于支持“走出去”考察学习和“请进来” 交流指导。先后8次带领36人次“走出去”考察学习了内地26所(次)重点院校和12家(次)企事业单位;“请进来”内地126位教学、管理、技术专家来 校指导教学、培训教师。同时,先后协调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10家单位选派了18名教师来校授课、指导。 通过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共建实训室和开展教师培训、学生培训等方式,他积极推动学院获得“培训教师选手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建设学生综合服务中 心”等21个内地有关院校、企业单位的项目支持。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学院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援藏期间,葛维威还积极协调配合院党委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开展“三联三进一交友”“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等活动,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年来,葛维威专注于西藏职业教育发展,以兢兢业业工作的态度和辛勤的汗水,收获了累累硕果。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为人师表”,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