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泉州市对口援助工布江达县15年:人走心留 援藏情深

2016年06月06日 14:3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麦正伟
分享到:    

在福建省泉州市对口援助工布江达县15年圆满结束之际,为积极探索与工布江达长效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增强两地间的深厚情谊,做到人走心留。6月3日上 午,泉州市在工布江达县举行仪式,赠予工布江达县500万元资金成立“泉州奖学金”,以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教 育事业蒸蒸日上。

在“泉州奖学金”成立暨赠予仪式上,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巍饱含深情地说,转眼间15年过去了,福建省泉州市对工布江达援藏工作就要结束了。作为兄弟 县市,泉州市先后为工布江达县派出了五批次共32名援藏干部,投入援藏资金2.18亿元,为工布江达县经济发展给予了强劲的资金与人才支持。15年来,一 批批援藏工作队致力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致力于调整产业发展结构、致力于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致力于搭建闽藏连心桥,使工布江达县取得了发展能力和水平大幅 度提升、产业转型和升级取得了重大突破、基础设施提升完善和人民生活改善获得巨大成功、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的骄人成绩。

2013年7月,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进藏以来,积极转变援藏思维,始终以维护稳定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干部管理为保证,着 力创新援藏方式,积极拓宽援藏领域,不断深化援藏内涵,与县委、县政府同心协力,制定了符合县域发展的“1331”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1331”发展思路即:“围绕‘大文化、大旅游、大发展’这一主线,发挥政策、资源、援藏优势,实施小康村、城镇、产业建设,实现强县强乡强村的目 标”,稳步实施了“三大建设”,并认真总结泉州市援藏15年来,工布江达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凝练出了“爱国爱家、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无私 奉献”的“工布江达精神”,成功实践了“依法治县、优势立县、民生稳基”三位一体的“工布江达县模式”,实现援藏项目投资7590万元,顺利实施了五大类 27个项目,“两个倾斜”达84%。大力推动“三大建设”,投入2600万元建设10个小康村,全县小康村建设达72%,有效推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 程;制定了城镇建设和城市设计详规,实施4个重点城镇建设项目,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城镇建设蓝图;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农牧产业的品牌化建设,5A级景区创 建工作顺利推进,传统农牧生产观念得到转变,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实现了“观念转变、机制创新、干部成长、产业形成”的四大成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3年来,工布江达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工作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国家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投入1244万元实施了7个教育项目;2014年投入2400万元,实施了乡镇小学教师周转房、乡镇幼儿园等13个建设项 目,并投入400万元用于奖师奖教和教师培训,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同时,组织20名优秀中学生前往福建晋江参加了冬令营活动;2015年,投入 4976.2万元,实施了果林卡社区幼儿园、县中学运动场改造等教育国投重点建设项目17个,使工布江达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稳步推进,县乡之间教育发 展均衡水平大幅提升,全县义务教育逐步趋向均衡、公平和优质,使教育真正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希望工程。

“高原岁月长,援藏情更深。”工布江达县委书记、福建省泉州市援藏干部张朝阳表示,泉州市援藏干部将做到“人走心不走”,继续关注工布江达县经济、社会、 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希望工布江达县与泉州市进一步拓展技术、人才、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促进双 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