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援藏大学生的“高原反应”

2016年11月01日 10:2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程利娜
分享到: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人生是一个大舞台!

2016年7月,我带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挥手告别了那段充满欢笑、充满豪情壮志、也充满酸涩的大学时代,怀着支援边疆、饱含家国的情怀搭上从北京飞往拉萨的航班。

时光荏苒,青春行走在时间的河岸,渐行渐远。至今进藏已三个月有余,作为一名援藏大学生,亲身体验“高原反应”又何尝不是一笔无量的人生财富。

进藏后,在西藏大学和拉萨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岗前培训,课程设置实用丰富,讲座安排全面系统。我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虚心、诚恳地参加培训,特别是关于区情、市情、民情、民族、宗教以及藏语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岗前培训是挑战和希望的开始,让我强烈感受到压力与责任。

8月17日,赴曲水县曲水镇参与为期10天的精准扶贫数据采集录入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学生到公务员的角色转换。现在,我到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脱贫推进组工作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主要承担汇报材料、会议纪要、工作实施方案等起草。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繁忙是常态,加班是常态。在和同事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工作、什么叫差距。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庆幸能接触到与就业、培训相关的工作,能够将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入藏以来,组织在吃住方面悉心周到安排,我非常习惯也非常喜欢在拉萨的生活,因而在生理上也没感觉到任何不适。我还深感庆幸的是,在拉萨收获了最为宝贵的爱情,谢谢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等我,给了我如家般的温暖。

在西藏的近100个日夜里,我深切地爱上了这片净土。这里真是个神秘而神奇的地方。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朵、纯净的天空、连绵的雪山、安静的湖泊、淳朴的民风,还有着传统的文化信仰。纵使时光在藏族同胞的脸上刻下深深的印痕,但幸福却长久地在他们灵气不减的眼睛里闪着不灭的光,他们信仰着,永远感谢着天对自己的浓浓厚意。“日光城”,融合了所有人对这个“天堂”的赞美。在这里,摸一摸蓝天,云飘逸;拂一拂衣袖,风舞蹈。这在岁月轮回中沉淀的美丽与力量,让时光不再寂寞,让冬日不再寒冷。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回顾过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书香四溢的图书馆、情谊融融的宿舍、人头攒动的食堂、窗明几净的教室、风云叱咤的绿荫场,有我无数的美好的青春回忆,更是我四年难忘青春岁月的见证。母校完善的教学设施、系(院)健全的学生培养模式、德才双馨的老师,让我在四年里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扎实专业功底。感谢母校给予我飞翔的翅膀,给予我展翅翱翔的信心和勇气,永远铭记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的悉心关怀、照顾和栽培。

曾经不只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来西藏、援藏的初衷是什么。我也曾无数次深刻思考作为一名青年党员的崇高理想和时代责任。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对这片雪域高原,我应该有那份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宁静致远的情怀。

因此,我定将不忘初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嘱托,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青年。我决心将母校“勤学增智、修身养德、明辨静心、笃实为功”的新青年精神融化到未来的工作中,把“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作为航标,提升能力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将责任扛上双肩,用激情填满工作,向上、向善、向前进!

基层,是大有作为的舞台;西藏,是实现青春价值的高地。如果有一天,我能为这片高原有所贡献,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