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一周年纪实: 再谱一曲援藏歌

2017年06月27日 09:5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我们肩负责任上高原,祖国东北和西南,相隔万里心相连……”这是《吉林援藏歌》的歌词,也反映了吉林援藏干部的心声。

2016年6月,肩负着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满怀着全省2700万人民的深情厚谊,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离开故乡亲人,踏上援藏新征程,开始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一年来,他们肩扛责任、心怀使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按照“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巩固团结”的要求,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忠诚、干净、担当,开创了援藏工作良好局面,在雪域高原树立了吉林援藏的良好形象。

深入调研——

理清工作思路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

进藏后,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努力克服高原工作生活的艰苦条件,迅速承担起新的工作角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项目谋划,高标准完成各项援藏任务,为顺利推进援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进藏伊始,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深入日喀则市相关县(市)的乡村,走访40多个部门(单位),以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日喀则实际情况和需求。

正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组提出在项目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亲情援藏中,突出工作重点、打造援藏亮点,突出精准扶贫、突出夯实基层基础、突出让农牧民广泛长期受益,做到合理布局、重点安排、集中建设,力争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

为此,援藏工作组加强与吉林省援藏办、日喀则市委和政府的沟通协调,全面启动新一轮援藏项目工作,按照日喀则市委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和定结、吉隆、萨嘎三个受援县的发展定位,准确把握优势和特点,贯彻“集中力量办大事”要求,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第六批援藏项目计划,对《吉林省支援日喀则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出调整。

正是这些思路的确立,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

关注民生——

紧盯脱贫攻坚

办好民生实事是吉林省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首先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开始着手。

吉林省援藏干部总领队,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王相民介绍,为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组多次召开专题例会,研究落实措施,组织安排专门4个小组赴吉林省开展对接工作,得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及长春、吉林、四平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年来,在解决稳定就业工作方面,从吉林省水务投资集团引进节水灌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注册成立日喀则高原有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待用地手续批准后即可开工建设,计划项目总投资10亿元,安排就业1000多人,可优先保证定结、吉隆、萨嘎3个县每县10名贫困人口就业。

在扶贫干部培训工作方面,省扶贫办及三市同意每年帮助日喀则市培训扶贫干部30名。吉林省发改委已经正式下达文件,同意每年培训20名扶贫干部,其他三市每年培训不少于10名扶贫干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协调长春市农委,已经同意2017年、2018年分别组织三批日喀则农牧干部,到长春培训学习,主要是在病虫害防控及农药执法、土壤检测及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提高工作能力。

通过省直和三市的共同努力,援藏扶贫4个对接小组还分别就引进企业、小康示范村建设、共促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情况沟通;省投资集团、省水务投资集团和长春、吉林、四平部分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于6月开始分批赴日喀则考察洽谈。

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四届珠峰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推介会上,邀请内地企业家,与日喀则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同金额50多亿元,计划投资农业扶贫、畜牧养殖、城市污水治理、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文化旅游等项目,落地资金20亿元。

带好队伍——

凝聚援藏合力

进藏以来,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组多次组织全体队员开展以“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援藏干部和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做好援藏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编印了《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手册》,建立了请示报告、考核与奖惩、请销假、谈话谈心、安全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等15项制度149条规定,强化了对援藏干部人才的纪律约束。

在提高思想认识和建立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工作组还提出了吉林省援藏精神,即:“牢记使命、甘于奉献、精诚团结、争创一流”。

在“老西藏精神”“吉林省援藏精神”指引下,吉林省第六批援藏干部积极投入日喀则各项工作。

王相民在日喀则市“六城共建”、招商引资、年楚河生态景观建设、环境保护、林业绿化、城市管理等工作中发挥作用明显,坚持每天晨检、夜检,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整治等,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整体功能不健全问题。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底,日喀则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测评中,排在第31名。

长春市援藏干部、定结县委常务副书记务宏,四平市援藏干部、萨嘎县委常务副书记张崇,吉林市援藏干部、吉隆县委常务副书记何晓杰等同志,加强扶贫工作,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切实加大教育、科技、卫生、人才等领域援藏力度,增强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日喀则市卫生局副局长谢海新积极协调长春市、松原市、通化市中心医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培养当地医疗人才,力争将三县医院打造成为“二甲”医院。

张喜生、于雷、张春峰、王东平……这一个个名字,越来越得到农牧民群众的赞同,得到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他们,扎根高原,乐于奉献,正为日喀则的明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记者 王杰 拉巴桑姆)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