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江苏援藏工作:聚力精准援藏 聚焦富民兴藏

2017年07月20日 12:2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res01_attpic_brief.jpg

江苏援建拉萨市综合展馆。 

江苏对口支援拉萨市以来,一批批江苏援藏干部人才,情系高原、主动作为,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着力培育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造血机制”为落脚点,聚力精准援藏、聚焦富民兴藏,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创新援藏模式、拓展援藏领域,推动形成了产业援藏、教育援藏、医疗援藏、智力援藏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援藏工作新格局,为推动拉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项目带动——

发展壮大受援县域经济

江苏援藏结合受援地资源禀赋条件,以项目援建为抓手,加强受援地优势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着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res10_attpic_brief.jpg

江苏援藏医生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曲水县依托设施农业基地所形成的农牧资源集聚优势,着力引进带动作用强、产品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组织实施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同时,加大曲水县才纳乡净土健康产业园区援建项目后期营运管理援助力度,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援藏项目带动效益明显。

达孜县整合援藏资金投入农牧业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培育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十三五”期间,江苏继续加大产业援藏资金投入力度,规划安排计划内援藏资金5.6亿元,约占“十三五”规划援藏资金总规模的30%,安排产业发展及扶持项目18个。其中,进一步加大对达孜县农牧科技园援建力度,开工建设育苗基地、冷藏室等项目,打通农牧业产业链条,助推现代化农牧业产业基地建设。

res13_attpic_brief.jpg

拉萨市创业青年代表赴江苏考察学习。

林周县组织实施鲜食玉米有机种植与产业化开发项目,扩大种植规模并进行深加工。组织实施林周热振片区环境优化项目,将村容村貌整治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带动北部偏远山区农牧民增收。

墨竹工卡县围绕本地重大工程项目引入配套企业,围绕园区发展引入内地园区开展共建合作。目前,江苏对口支援四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各项指标均获得较快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聚焦产业拉动——

增强区域发展造血机能

江苏援藏始坚持把做好产业援藏工作作为重要抓手,注重“输血”与“造血”并举,积极探索受援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动能培育。

res16_attpic_brief.jpg

位于曲水县才纳乡的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示范区。

江苏援藏积极引入江苏园区建设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在对口支援县发展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先后组织实施了达孜工业园区、达孜现代农业园区、曲水雅江工业园区、曲水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区、林周澎博健康产业园区、墨竹工卡净土健康产业园区等援藏项目,着力增强园区对产业项目的吸纳能力,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功能。

在达孜县,“十二五”期间,江苏共安排援藏资金6.5亿元用于达孜工业园区建设,援建近12条道路和5大重点配套工程,达孜工业园区已建设成为西藏首家自治区级工业园。近两年来,为建设达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投入援藏资金约8000万元用于建设完善产业园智能连栋温室、高效保鲜冷藏室、工厂化种苗育苗基地、农产品检测站、休闲体验中心以及农田水利、道路、绿化工程等配套设施。

在曲水县,近年来,江苏投入援藏资金近6000万元,在才纳乡净土健康产业示范园建设了160余栋智能温室、玛咖加工厂、食用菌加工厂、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仓储中心、冷链库等设施。“十三五”期间,还将投入1亿多元,建设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共1万亩,包括土地整理、灌排系统、大棚、田间设施、道路系统、展示展销区域等建设项目,推动实现农产品从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转变为多品种高附加值的种植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带动沿线百姓的身份向产业工人转变,园区已发展成为引领曲水产业发展、致富百姓的示范项目。

在林周县,组织实施道路、研发中心等援建项目,澎博健康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园区依托当地良好的农牧业和矿泉水等资源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安排援藏资金用于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如今,江苏援建的产业园区已成为受援县域经济重要增长点、高原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加工重要基地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

聚焦品牌建设——

做精做强拉萨特色产品

伴随着拉萨市全力推进净土健康产业发展的部署,江苏援藏工作迅速跟进。为了让高原特色产业优势迅速转化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江苏援藏帮助推动了拉萨净土商标品牌战略和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res22_attpic_brief.jpg

墨竹工卡净土健康产业园区研发基地。

在江苏援藏干部和相关单位的努力下,2016年12月,拉萨净土商标成功注册,17类商标全部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核,并拿到《商标注册证》,全面覆盖拉萨净土健康产业九大主导产业,全力打好高原、民族、文化、绿色、原生态牌,推动饮品、食品、药品、饰品等优势资源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江苏援藏还将在3年内牵头完成9大类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的标准体系表编制工作,从养殖(选料)、运输、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等方面,建立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2016年底,已完成拉萨藏香、藏鸡和拉萨好水三大净土健康产业标准体系制定工作,将有力推动拉萨净土健康产业提档升级。

为做响亮拉萨特色产业品牌,江苏援藏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拉萨特色优势产品流通平台和市场体系建设,初步建成集电商、微商、电视购物、直销店、大宗通道等多渠道的综合销售网络。2014年11月11日,江苏华润苏果超市的拉萨净土健康产品专卖专柜正式运营,开辟了净土健康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的新通道。2016年9月20日,拉萨(秦淮)产业交流中心在南京举行奠基仪式,并在多处商业繁华地段开设旗舰店、展销店、社区店,拉萨净土健康产品正式走进南京市场。2016年12月18日,拉萨净土健康产品发布会在南京举行,此次活动共达成签约项目60余个、总额近10亿元。2016年12月23日,安徽卫视家家购物频道与拉萨净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媒体渠道优势,在产、销、宣等环节上建立全面有效合作。2017年7月,镇江达孜产业交流中心正式运营,积极拓展江苏乃至长三角市场,成为拉萨净土品牌宣传的重要阵地。随着区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拉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的市场更广、品牌更响,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

聚焦精准脱贫——

加大民生领域援建力度

江苏援藏工作牢牢抓住富民兴藏这个关键,始终服从和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坚持以“精准援藏”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江苏援藏制订出台《强化精准对口支援助力拉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围绕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生态、人才智力援藏,科学组织、强力推进、重点倾斜,切实做到“四个纳入”,即主动把拉萨扶贫需求纳入整个援藏工作统筹考虑,把扶贫项目资金纳入整个援藏规划统筹安排,把参与扶贫工作纳入每位江苏援藏干部人才的工作职责,把扶贫成效纳入检验援藏工作成效的考核体系,做到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和更高水平上发挥对口支援在拉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规划安排计划内援藏资金20亿元,规划用于基层和民生领域的比例分别达82.8%和81.2%,其中直接用于精准扶贫项目资金占比超过30%,重点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加大援建力度,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在医疗援藏上,支援实施新建拉萨白定医院、县级人民医院提升改造、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等项目,继续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目前,共有22名江苏援藏医生在受援四县人民医院和拉萨市妇幼保健医院开展援藏工作。

在教育援藏上,组织实施温暖校园工程、学校信息化与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等项目,依托拉萨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组团式”援藏,江苏6所职业院校联合开展“6+1”对口合作援助。继续加大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并取得成效,在近两年高考中取得了骄人成绩。2017年,拉萨江苏实验中学636名学生参加高考,大专及以上上线率达97.8%、本科上线率66.3%;284名学生参加中考,全校均分496.8,其中藏族班256人,平均分505.6,均在全市名列前茅,让拉萨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内地的优质教育。

聚焦产城融合——

推进城乡特色村镇建设

江苏援藏充分发挥江苏省在城乡发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优势,以“优化环境、产城融合”为核心理念,以拉萨城乡建设重点难点为突破点,自我加压、迎难而上,规范城市规划和国土管理,推动城区十大市场搬迁,打造“美丽藏乡”特色小镇。

同时,援助修编完成的拉萨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家审查,援助编制完成的西藏空港新区规划已完成专家评审并报送拉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查,配合拉萨林周新机场建设,启动林周乡镇规划编制项目。通过规划引领和援藏项目实施,积极推进曲水县才纳乡打造成为“产学研旅”一体发展的现代化特色西藏小镇;推进打造以唐古特色小镇为核心的环热振湖旅游线路;推进曲水县俊巴渔村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将俊巴渔村这一西藏自治区仅有的以打鱼为生的渔村,打造成为展示高原渔文化的美丽村庄。

目前,曲水才纳乡、墨竹工卡甲玛乡、林周热振片区、达孜叶巴村特色小镇打造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发展面貌得到美化,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拉萨城市和县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提升。

聚焦民族团结——

推动苏拉交流交往交融

江苏援藏工作始终以增进民族团结为落脚点,把推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作为做好援藏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交往活动,以理念更新推动受援地改革发展。

近年来,苏拉两地交流交往频繁,“十三五”以来,共有100多个党政代表团携文化、旅游、工商等领域代表进藏开展交流,两地干部人才互派挂职达252人次,安排赴江苏集中培训和岗位锻炼50批次、838人次。每年培训拉萨扶贫系统干部30名,现已培训3批90人次,每年培训150名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并确保取得相关从业资质证书。在江苏省委党校、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省内6所院校建立拉萨人才培养基地,在江苏选聘100名专家学者和领军人才成立拉萨市江苏专家服务团,深入开展援受两地区乡、镇村结对帮扶活动,为拉萨特色优势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是一批批江苏援藏干部人才的铮铮誓言。江苏援藏将始终秉持“科学援藏、真情援藏、持续援藏”工作理念,积极作为、久久为功,在推动实现拉萨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征程中,努力谱写出一曲“江苏特点、全国前列”的绚丽援藏华章。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