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南京市对口援助墨竹工卡县工作:凝心聚力 共创美好未来

2017年11月09日 11:3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珊
分享到:    

春去秋来,江苏省南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们已经进藏一年多了。

2016年7月13日,南京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成员离开家乡,前往对口援助县——拉萨市墨竹工卡县。

一年多时间过去,墨竹工卡县经济社会也进入发展的快速期。在江苏省援藏前方指挥部的强力支持下,第八批援助墨竹工卡县工作组将“战场”搬到了雪域高原,积极作为,以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援藏工作中。

如今,墨竹工卡县大地上正“花开遍地”:由援藏资金修建的墨竹工卡净土健康产业园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教育优先”的援藏理念正在墨竹工卡县传播开来;组团式医疗援藏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缺氧但不缺奉献精神

“家乡平均海拔20—30米,我们久居平原,刚来的时候对高海拔的生活明显不适应,严重失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都是常有的事。就是到了现在,工作组成员依然还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南京市第八批援助墨竹工卡县工作组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汪东明说。

缺氧,但不缺奉献精神。援藏工作组坚决贯彻执行“真情、科学、持续”援藏工作理念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做到援藏工作战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拓展在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在哪里,助力墨竹工卡县实现脱贫摘帽。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墨竹工卡县的每一条道路上,都布满了援藏工作组的脚印。走遍全县8个乡镇、40个村、48座寺庙和驻地企业、学校、农牧民合作组织……援藏工作组摸清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12345”援藏三年行动计划随即诞生。

方向明确了,援藏工作组便开始推行“区域作战、组团攻坚”,向江苏省援藏前方指挥部申请成立了中共南京市援助墨竹工卡县工作组党支部。“这是援藏工作以来,第一次建立党支部,我们将党旗插在了雪域高原,把支部建在了援藏一线,打造了‘墨竹援藏作战指挥部’。”汪东明简短的话语铿锵有力。

“造血”产业助精准脱贫

脱贫,是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则是援藏工作的着力点。结合调研资料,援藏工作组将重点放在项目的引进上,通过援藏资金和项目,推动墨竹工卡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切实提高其经济“造血”功能,以产业带动脱贫。

在墨竹工卡县嘎则新区,一栋投入3000万元援藏资金修建的墨竹工卡净土健康产业园区大楼,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产业园区于2015年底启动建设,2017年2月全面建成。

“以迁脱贫”也是治贫根的方法之一。墨竹工卡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针对高海拔地区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实际情况,而部分农牧民群众不舍旧居、不愿搬入新居的难题,援藏工作组成员首先从自身结对户做工作,建立农牧民群众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模式开展搬迁入住工作。“最开始我是不愿意搬进新居的,在援藏干部劝导下,我才搬了进来,没想到这边条件这么好,道路又宽又顺畅,周边还有超市,生活很方便。”搬进新居的牧民卓嘎脸上洋溢着笑容,话语里尽是满足。

创新探索党建援助新模式

2015年,墨竹工卡县成功入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央党校首个“党建研究联系点”。围绕“党建统镇”战略,持续巩固墨竹工卡县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中央党校首个“党建研究联系点”的成果,援藏工作组探索实施“基层党建援助”新模式。

实施结对共建,南京市雨花台区与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南京市栖霞区与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分别签订《对口援藏扶贫协作协议》,以扶贫协作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两地“党建共建”帮扶对子。

助力夯实基层基础,投入2050万元援藏资金建设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助力墨竹4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推进智力帮扶,采取主体培训与专题班次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挂职锻炼相结合的“走出去”方式,一年来,共投入300万元实施人才智力援助,组织13批次196名机关行政人员、公安、村干部等赴南京挂职锻炼、学习交流,2批次13名技术人才到南京学习培训。

从平均海拔30米到4000米,5名援助墨竹工卡县工作组成员用执着与勇气、信念与坚持,继续在这片净土上谱写华章。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