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援藏

记天津第九批援藏干部孙彦辉:“一年半太短,只争朝夕”

2020年06月16日 09:1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记者 陈志强
分享到:    

“我们来援藏,不是当过客,更不是来‘镀金’的。一年半太短,只争朝夕,要切实让这里发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这是天津市第九批援藏专技干部孙彦辉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而他也是这样做的。

2019年7月,带着一份对援藏事业的执着,孙彦辉来到三江并流的昌都,成为昌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一名技术员,开启了他的农业援藏生涯。

进藏伊始,孙彦辉克服高原反应,迅速调整工作状态,适应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角色的转变。

援藏“苦”,但孙彦辉不这么想,他始终坚持“艰苦不降标准,缺氧不缺精神”的信条。

孙彦辉进藏刚一周,正逢昌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下县开展调研,单位领导让他再适应一周下乡。但是孙彦辉说,自己作为一名专技人员,援藏仅有一年半年的时间,必须用好每一天帮助昌都农业发展多做些事情。

孙彦辉先后深入察雅县、江达县、贡觉县、芒康县、卡若区等五县区,开展农业生产情况调研,了解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走访贡觉县哈加乡嘎空、普孜、果布、曲卡四个单位对口帮扶村,了解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

由于缺技术,在部分偏远乡村,群众依然为吃上新鲜蔬菜犯难。来到昌都后,孙彦辉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这些群众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他开始往藏东大地的田间地头跑,手把手教群众种粮食、蔬菜。在孙彦辉的努力下,一些乡村的种植状况有了明显改变。期间,他积极协调天津邯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宏程种业捐赠白萝卜、小白菜、芹菜种子3000余袋,引进实施农业新品种黄瓜、辣椒、西红柿等8个。

最令孙彦辉高兴的是,在他的努力下,获得了天津津南区农技中心捐赠的2架“植保防治无人机”。

孙彦辉在下县调研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昌都现有农作物耕地面积73万余亩,因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农业植保工作难度大,农忙时农民打药也成为难题。在相继考察了昌都市3414田间肥效试验点开展情况和进行了田间测产后,他根据防治工作需要,积极协调天津津南区农技中心捐赠“植保防治无人机”。

在2架价值25万元的“植保防治无人机”捐赠现场,孙彦辉高兴地说:“植保无人机将会助力昌都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工作之余,孙彦辉始终坚持给昌都的孩子送温暖。经过他积极奔走呼吁,为贡觉县哈加乡4个对口帮扶村募集衣物400余件,书包、运动鞋、文具30双(套);协调天津市开发区慈善协会捐赠价值20万元棉服,并发放到贡觉县阿旺乡中心小学150名贫困生手中。

此外,孙彦辉多次协调天津津南区农业企业来昌都考察合作,与天津金谷集团合作的芒康特色辣椒产业化项目正在有序开展,今年将开展品种的引进试验工作。

入藏9个多月,孙彦辉的皮肤黑了,皱纹多了,精神头却越来越足了……

责任编辑:彭婧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