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五年多不能直立走路了,需要两个人的搀扶才能缓缓站立,每天靠‘消炎止疼片’维持。现在,我终于能正常走路了,真的很感谢闫院长他们。”在昌都市卡若区人民医院老院区,来自洛隆县孜托镇然昌村村民久阿罗布感激涕零。
久阿罗布所说的“闫院长”,是来昌都开展义诊活动的河南省漯河市股骨头专科医院院长闫三毛。
在昌都市卫健委和福建省第九批、十批援藏工作队医疗组积极协调下,日前,河南省漯河市股骨头专科医院组成专家医疗队,赴昌都开展大骨节病义诊活动。
一场远赴千里的“义诊”背后
这场义诊,还要从今年五月说起。
“五一”期间,漯河市股骨头专科医院院长闫三毛在北京行医期间,一位经他治愈的患者向他推荐了一段视频,内容是时任昌都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徐正平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介绍。
通过视频,闫三毛院长得知,素有“藏东明珠”美誉的昌都有一群骨关节患者,其中大骨节病、地氟病、类风湿关节炎较为突出,直接影响到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已有五十多年行医经验的闫三毛,曾经救治过二十多例大骨节病患者。看完这段视频后,他立即给助理刘卫兵打电话,让其上网查阅昌都市大骨节病、骨关节病的现状及诊疗情况。
在了解到昌都市有许多患有大骨节病、骨关节病的藏族同胞急需救治后,闫三毛院长让刘卫兵与昌都市卫健委联系,并准备亲自带领团队赴昌都开展大骨节病、骨关节病义诊活动。
7月13日,受昌都市政府、昌都市卫健委邀请,漯河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刘耀军带领闫三毛院长等11 名专家医疗团队,携带中医药物“骨应膏”一万余贴,远赴昌都开展大骨节病及骨关节病的义诊活动。
两千多人又“站了起来”
考虑到洛隆县是昌都市大骨节病者最大病区县,昌都市卫健委将第一期义诊点定在洛隆县人民医院。抵达昌都第二天,漯河股骨头专科医院丁学文副院长带领3名骨科医生来为洛隆县大骨节病患者开展义诊活动。
截至8月底,义诊共接诊患者2176人,接诊患者中最小年龄3岁半,最大年龄89岁,有效治愈率达90%以上。
医疗队热情的服务、精湛的医术和“骨应膏”的疗效,受到了藏族同胞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和敬佩,漯河市股骨头专科医院也被洛隆县政府授予“民族一家亲”“援藏模范单位”。
“作为一名老中医,此次来到西藏,我看到了很多生活难以自理的骨关节病患者,我想通过我的医术,减轻减缓他们的病痛,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闫三毛院长说。
从10月18日开始,义诊团队在昌都市卡若区茶马广场、卡若区人民医院老院区继续开始第二期“喜迎二十大,义诊雪域情”的义诊活动。仅前三天,前来预约登记的人数就达到了2400多人。截至10月30日,义诊团已为800多名患者解除了病痛。
“在义诊中,医患双方虽然语言不通,但每一位患者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扎西德勒’这句简单的藏语,一时成为双方最有效、最频繁的交流语言。”刘卫兵说,“这次义诊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将让义诊在昌都常态化,让广大患者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得到治疗,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走路’,让中医药文化在雪域高原永开健康之花、幸福之花、团结之花。”
让更多患者有了更多的医治选择
作为大骨节病救治救助牵头单位,一直以来,昌都市卫健委积极统筹市、县两级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不断完善救治康复体系,全力攻坚大骨节病的救治工作。同样,救治大骨节病患者也是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的重点工作之一。
这几年,福建省援藏工作队一茬接着一茬干,他们不断加深加强与北京等方面专家、机构联系,让优质的医疗资源进入西藏,为广大骨痛、骨伤患者提供西医治疗。
为了让大骨节病患者有更多的医治选择,7月15日,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医疗组进藏后,接过“接力棒”,在运用现代医疗技术对符合条件对象进行关节置换的同时,与漯河市股骨头专科医院继续积极对接,通过中医药的治疗方式对大骨节病患者进行救治。
对专家医疗队的义诊活动,昌都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医疗组组长缪长安给予高度赞赏。缪长安表示,“义诊活动将推动大骨节病在中医药方面的医治,为控制和消除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危害、推动藏族同胞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专家们克服艰苦的自然条件,不计功利的济世胸怀和行医实践,给昌都藏族同胞送去了无私的关爱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彰显了医者仁心的伟岸。”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