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通知,让王子江从辽宁来到了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
“西藏要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虫病流调,缺人!”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王子江回忆起当初的情形仍然语气坚定,“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16年8月,王子江带领辽宁省援藏队18位专家踏上了进藏之路。尽管出发前,他们已做足了功课,然而,真正抵达那曲时才发现,现实比想象更令人“震撼”——高海拔的恶劣自然环境考验着设备性能,县里专业医生严重不足,绝大部分患者对包虫病的认识不足……
王子江和队友们每天驱车几个小时,追着游牧的帐篷跑。“最远的一次曾经开了8个小时车才到,有些地方不通公路,我们就背着机器徒步入户。当地医护人员怕我们身体吃不消,更远的地方,就由他们去完成工作。”王子江回忆道。
调查中有很多感动的瞬间。令王子江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所小学开展学生包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师生的热情与支持。”王子江说,他们原本有些担心因学生年龄小影响配合度及问卷回收率,但到校后发现,老师们早已将包虫病防治知识化作生动的讲解,黑板上端端正正写着“科学防治包虫病”几个粉笔字。最后回收问卷时,100余份问卷字迹工整,全部有效。“这场包虫病防治的征程上,最坚实的力量永远来自民心的汇聚、知识的传递和信念的传承。”王子江感慨道。
经过近一个月的奔波,辽宁省援藏队的18名队员超额完成流调任务。“通过调查发现的130余例患者,后来全部纳入规范治疗,一些重症病例被及时转诊,避免了更多家庭因疾病返贫致贫。”王子江也更深刻体会到了援藏工作的意义。
在跟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的过程中,他们培养了战友般的深厚情谊。“我们教他们‘循证医学’,他们教我们‘文化共情’。”王子江说,人员召集困难,当地医护人员提出借助赛马节等活动动员牧民群众前来检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援藏专家则帮当地建立了电子数据库以及筛查档案,教他们如何用数据来反映患病率的变化。在完成任务撤离时,辽宁省援藏队还将带去的12台便携式B超机全部留给了当地医疗机构。
“援助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在工作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王子江深有体会地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