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驻村日记:心中的牵挂

2016年01月14日 10:5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韩连启
分享到: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晴

12月的桑多村天气十分寒冷,每到下午就开始刮风,风沙特别大,气候已经变得十分恶劣。我驻村工作队队员也早已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毛裤等。

自从12月初,我们工作队走访了桑多乡中心小学后,队员们心里便时时牵挂着学校的孩子们。今天下午,我们全体队员再次来到桑多乡中心小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刚好在风口上,风沙特别大。而且整个学校刚好夹在两座山中间,导致每天12:00——16:30这段时间才能晒到太阳。这次刚好碰见校长也在,上一次到学校时,校长外出开会,未能见面。通过同校领导及老师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目前桑多乡中心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加上学前班一共有七个班。全校共有教师12名,学生295名,包括中心校235名,和两个教学点的60名学生。

进入学校后,在老师的带领下,直接来到校门口旁边的值班室内。一进入值班室便看见有3名教师正围在火炉边批改作业。经询问后才知道,因为教学楼内太冷,所以老师们下课后都抱着作业本到值班室边烤火炉边批改作业。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教学楼这么冷,那孩子们在教室里上课怎么办?随即我们便在学校教务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教学楼内。为了不打扰学校的正常上课秩序,我们一行人只在走廊上探视了一下。整个教学楼内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阴暗、寒冷。据老师们反应,早上第一、二节课的时候,学生们冻得笔都握不住。而且,用于照明的太阳能也由于光照时间不足,只能短时间使用,所以教室里就显得比较暗。看完孩子们上课,我们又来到教学楼二楼的电教室。校领导给我们介绍说:学校里包括学生们上课用的电脑等各项设施都是齐备的,但是苦于没有电,电教室基本就成了摆设。

“没有电”,这是在走访学校时,我们工作队员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全校师生最大的困难。由于冬季进入枯水期,电厂发电量无法满足全乡长时间供电,只能晚上供电一段时间(时常连续停电几天)。现在学校的用电是同全乡电网连接一块儿的,白天学校教学需要用电时,电力得不到保证。校领导介绍说,学校方面就能否为学校提供一路教学专用电时,电厂人员反馈,若是从发电厂拉一路专线到学校所需资金大概在30万元。由于金额较大,目前该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我们还了解到,目前桑多乡中心小学在原址上进行重新规划、建设,两栋教学楼已快完工。重新建设后的学校内充分考虑了教学楼、学生宿舍采光、取暖等问题,尽可能的为全校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上学环境。

但是,“用电难”这个难题,却深深的印在了我们全体工作队员心中。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