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乃东大地,百花盛开,生机盎然。从城镇到牧区,由帐篷院落到田间地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聚焦着群众的所思所想,他们就是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驻村工作队员们。
在全区开展的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中,乃东区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积极拓宽活动载体,以发展意识、发展基础、发展硬件、发展短板为抓手,全力推动基层村(居)经济社会发展,广大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思路开了起来。
完善制度提升能力
今年以来,乃东区各驻村工作队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议事办事程序。乃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守英说,截至目前,全区建立健全党建制度245条、完善村规民约240 条,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村(居)干部文化素质,各驻村工作队通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学和举办文化补习班、夜校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双联户长”能力素质,政策水平和带头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为推动村(居)经济社会转型和长足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强基惠民活动中,乃东区各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开展发展党员工作,注重质与量的结合,将农牧民中的先进分子、致富能手、青年骨干培养成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半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12人,增强了基层组织生机活力。
层层部署筑牢维稳防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乃东区各驻村工作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积极配合村(居)“两委”班子完善维稳机制、细化维稳措施,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各驻村工作队协助村(居)制定完善维稳应急预案138个,组织召开维稳工作宣讲会273场次。
在乃东采访,记者了解到各驻村工作队采取登门入户访民情,切实了解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期盼,了解邻里矛盾纠纷,想法设法予以解决,有效避免了好事落空和矛盾激化。第五批驻村工作队进点以来,共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100起,群众冲突15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2起,妥善解决群众上访15人次。
乃东区委书记尼玛次仁告诉记者,各驻村工作队着眼发挥“护村队”、“护路队”、“红袖标”等队伍,进一步强化干部联动、党员联户、民兵联防措施,切实筑牢了基层维稳根基。
强化宣传感党恩
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教育是乃东区各驻村工作队在开展强基惠民活动中的有效举措。各驻村工作队通过开展庆祝“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文艺汇演、新旧西藏对比教育、“法律进万家”、反分裂斗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使各族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打牢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今年上半年共开展感党恩教育181场次,组织参观新旧西藏对比展83场次,受教育群众21996人。
各驻村工作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按照优化发展专项行动要求,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各驻村工作队协助地、县、乡(镇)三级优化发展专项行动小组完成入户摸底调查、丈量房屋面积、核实非法买卖土地情况、私搭乱建等工作。
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各驻村工作队注重加强群众创业意识教育,通过引用身边典型事例,教育引导群众要破除“等、靠、要”思想,形成了自力更生创业致富的浓厚氛围。
多办实事暖百姓心田
一切从群众出发,想办法让广大百姓有钱花、有事做是各驻村工作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乃东区各工作队积极谋划发展思路,促进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乃东区区长张维谈到,各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按照“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开展劳务输出、实施短平快项目,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赢得了人心、改善了民生。截至目前,共开展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3090次,找准发展路子58条,申报短平快项目26个,培训致富带头人共208人。
以办实事好事为切入点,各驻村工作队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帮的工作原则,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以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乃东区强基办结合驻村工作目标任务,结合驻村工作实际,拓展学习教育载体,丰富学习教育内容,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引导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参与学习教育;制定了乃东区驻村工作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十个一”活动方案。
如今,行走在乃东, “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蔚然成风,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格外灿烂,驻村工作队带来的新希望让乃东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加幸福。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