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拉萨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建工作推进部队管理正规化建设

2016年07月28日 11:1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今年以来,拉萨市公安消防支队以强化政治建警为依法从严治队的重要举措,狠抓党建工作,强力推动部队正规化管理达标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高举旗帜 固本强基

班子建设在引领发展中焕发新活力

支队党委始终把团结作为班子凝神聚力的核心和生命,坚持正确的工作导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格贯彻党委议事“十六字”方针,全面规范党委会议事范 围和程序,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和决策方案356件,破解难题135个,形成了“齐心谋发展,合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紧盯最新时政要点和理论知识,坚持2个 月至少召开1次中心组理论学习,适时扩大学习层面,提升顶层决策能力水平。

支队结合人员晋职调整实际,主动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合理推荐26名符合晋职条件的营、团职干部选拔进基层领导班子。今年来,完成32个基层党组织、24 个共青团组织和10个基层中队武警委员会增补(改选)工作,各级政治主官担任书记率持续保持100%。同时,在各项重大消防安保、大型救援任务和全区比武 集训工作中,坚持党组织动态跟进制,及时成立临时党支部,切实赋予领导权、决策权,始终做到任务在哪里、组织延伸到哪里,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圆满完 成。

支队党委常委联系指导基层单位工作,全覆盖织严织密与主官、干部、士官、义务兵、消防辅警员和重点人员之间的教育管理网18个。半年来,班子成员采取靠前 监管、无缝对接的方式,赴基层一线蹲点指导工作累计47天,解决实际问题73个,并主动参与基层党内生活36次,整治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官兵纪律作风松 散、工作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前瞻布局 主动作为

队伍建设在创新发展中实现新突破

支队坚持补短板强素质,紧盯党建工作“主心骨”,选定36名各级“一把手”和政工干部,在全区消防部队内率先开展为期5天的基层党支部书记暨政工干部集中 培训,有效提升了部队各级党务工作能力水平;立足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采取支队军政主官分批次带队、党委常委轮流跟班作业的方式,面向全市 251名干部,分两批开展了为期20天的封闭式集中轮训,重点强化了全体干部的遵章守纪意识、业务理论水平和军人基本素养,实现全员参训、全员提升的目 的。

支队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组织28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集中培训3次,严格培养考核,并对党员发展对象情况进行公示18次。同时,充分激发党 员模范表率作用,择优选派政治、军事素质过硬的党员官兵,靠前执行任务35次,激发队伍的潜在活力。半年来,1个基层党组织、1名党员战士受到了部消防局 级表彰,5个基层党组织、13名党员官兵受到了总队级表彰。

拓宽载体 丰富手段

党建工作在全面建设中得到新提升

支队以部队正规化管理达标创建工作为契机,试点突破,先后投入160余万元大力规范和改造全市基层部队党委(支部)会议室和党团活动室,开设党务公开栏和室外宣传展板,并优先考虑勤务繁重、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率先建成4个“红门影院”,切实发挥好文化育警功能。

支队以如何落实7项组织生活制度为脉络,突出“应知应会、管用实用”功能,组织力量,摄制了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教学示范片,撰写并印制了共计287页、 11万余字的《西藏公安消防部队规范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实用手册》和《官兵思想政治教育“口袋书”》400余册,不断提升党务工作水平,持续规范党务工作 流程。同时,围绕“报告工作规范要点、党课党日制度、党建基本建设、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发展和党员汇报工作”7个大项、46个小项, 撰写印发了基层党务工作台账样本,推动实现部队党务工作基础台账统一齐全。

支队结合形势任务,安排各级党委(支部)书记,面向全市消防部队进行轮流授课和课件评比9次,同时适时邀请地方专家教授进行专题授课,解决了政工干部能力 不足、教育规划缺乏体系、备课授课敷衍了事以及官兵厌教厌学的问题,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有效开展。半年来,支队累计开展“网络大课堂”18次,邀请地 方专家授课12次,各单位自行组织学习教育累计3000余次,形成官兵思想汇报434份、剖析材料670份。(记者 吴昊 通讯员 金鑫)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