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专题

传承民俗 中秋佳节打糍粑

2016年09月13日 11:32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记者 罗宗
分享到:    

晾糍粑。

       打糍粑。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在泸州纳溪山乡,有些人家又搬出“石臼”,清洗“粑棰”做糍粑。这样的传统习俗,在纳溪山乡,年年都有人坚守。

9月2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的金竹村,见到村民多如祥同邻居们一起,按传统的工艺和流程做了一回糍粑,颇感有趣和温馨。

做糍粑的原料是糯米,糯米是多如祥自己种的,粒粒珠圆玉润。在做糍粑前,多如祥已将糯米用水浸泡了一晚上。捞起糯米沥去水后,放到甑子里隔水蒸。为了让做糍粑的糯米饭香滑、软烂,用柴火蒸糯米的时间需要15—20分钟。

在蒸糯米饭的时候,就要同时准备打糍粑的工具和起捏的配套原料。这些工具和原料包括“石臼”、“粑棰”、摊晾糍粑的簸箕及石磨碾细的米粉和炒香后拌有白糖的黄豆粉。准备好工具和配料后,糯米饭也蒸熟了,就可以利用石臼、粑棰打糍粑了。

首先将蒸熟的糯米饭倒在石臼里,趁热用粑棰将糯米饭打成粑。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心急,要慢条斯理,所谓“慢工出细活”在打糍粑过程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多 如祥介绍,在糯米饭被打成了粑状后,利用粑棰卷起粑,放在有米粉或黄豆粉的案板上,然后趁热将粑揉成团放入簸箕滚上米粉,进行摊晾散热,然后切成块状,糍 粑就算大功告成了。咬上一口这样的糍粑,一股浓浓的清香沁人心脾,中秋节的气息也随之弥漫开来。(邹远翔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