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的重阳节,也是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出台以来的第四个法定“老年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民间又说“久久长寿”,重阳节便成了我国尊老、敬老、爱老和助老的重要节日。为更好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全国各地每年都举行形式多样的老年节主题活动,旨在更好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家风,让孝文化深入人心。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已然成为我们人伦亲情的永恒主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我国现代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以法律的形式设立“老年节”,通过法律的方式去提醒全社会,时刻把关爱老人作为一种内心自觉、行动自觉和社会自觉,而不是走过场式的所谓“爱心行动”。等到老年节才扎堆探望老人并不可取,在老人们心中,不希望只在老年节才被记起,他们更希望能经常地被晚辈和社会所记起。
“百行孝为先”的传统理念源远流长,再远的距离也不能因为“没有时间”而成为阻断人伦亲情的理由。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家的老人,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或别的理由,以至于很长时间都不能“回家看看”,更谈不上“常回家看看”。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在于老年节这天怎么过,而是想在他们的晚年生活中,能常与子女见见面、拉家常,安享天伦之乐,他们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在全国上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希望老年节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反思,父母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不是非要等到老年节才去探望父母长辈,尽心方能安心,尽孝出于本性,因为迟早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与他们一样的老人。况且,国家设定“老年节”的意义,决不是集中在老年节这一天才关注老人,而是要动员全社会时刻关注关爱身边的老人,为他们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带来的社会温度。我们理应自觉用行动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形成完备社会体系,始终保持亘古不变的“恒温”。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说到底,关注关爱老人如同父母照顾子女一般,都是需要我们毕生实践的事情,趁父母健在时,多尽一份孝心,是我们为人子女的福气。节日不过是传递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一个符号,“常回家看看”也只是感恩长辈和表达孝心的方式之一,子女对老人物质上和精神上日常的关爱与呵护,全社会形成敬老尊老的传统,才是“重阳节”真正的节日文化内涵。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少时间和假期,而是缺乏那份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心思和情感。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社会是由老、中、青、少、幼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组成的一个整体,人际关系需要互相尊重,尤其是后辈晚辈对于长者长辈;而这种尊重的养成,首先始于家庭;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又在于家庭成员即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换言之,一个人如果没有对自己父母的爱,何谈在社会中敬“老”?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任何美德的养成决不是“空中楼阁”式的,都必须要始于具体实践。我们首先要做到“老吾老”,在家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在外才能更好“及人之老”,普遍关注关爱身边的、社会中的老人。没有经过在家“老吾老”的具体道德实践,要想在外能很好做到“及人之老”,那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应发乎己之内心,始于己之父母。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