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八宿县各驻村工作队采取“七抓”举措当好“七大员”

2016年10月25日 11:0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继
分享到:    

本网八宿讯 八宿县各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派驻单位的坚强支持下,建强党组织、夯实维稳基础、主抓精准脱贫、掌握工作主动权,扎扎实实工作,使八宿的各项驻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抓队伍,做党建工作的指导员。村党支部、工作队以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为切入点,注重培养村“两委”班子的政策水平和领导能力,以“两学一做”、“双语”学习教育培训为契机,发展党员,补充新鲜血液,教育动员年轻、积极向上的村民向党组织靠拢,要求带头掌握和落实党的政策;规范工作程序,帮助村“两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6项;党员带头注重环境卫生,保护生态,清理多年堆积垃圾18吨,使村容村貌整洁,村风和谐。

抓制度,做维护稳定的战斗员。各工作队始终把维稳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敏感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不断完善维稳工作职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双联户”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着力抓防火、防盗、防破坏、防非法宗教,防自然灾害演练等工作。在联防巡逻中,没收管制刀具6把,值班巡逻1200余人次,排查出安全隐患3起,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起,举行防灾减灾演练59场次1600余人,预留专项资金40余万元。

抓载体,做感恩教育的宣传员。各工作队通过制作十八大、“两学一做”宣传栏、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栏、新旧社会对比图片展、以“七一”建党95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各项支农惠农政策12场次,召开6次感恩教育大会,举办专题讨论6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80余人次。还通过“一帮一”活动,与群众建立了亲情卡,“为民办实事”经费中调整出4000元奖励在校大学生6名和慰问老党员3名,送去党的温暖和关怀。

抓特色,做拓宽致富的助推员。各驻村工作队调研中,发现部分群众掌握了民族服装加工、农具维修的技术特点后,工作队积极策划、投资15余万元,动员技术能手群众成立了民族服装加工厂和机电维修集体经济项目。目前,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明显,年收入达9万多元,村集体人均收入每年4800元;并帮助策划8户村民联合开起了民族手工艺、民族家具加工铺、旅游休闲度假村等3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每家预计年收入3万元以上,直接可以解决22户建档立卡户的脱贫问题。

抓难题,做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员。驻村队紧紧围绕群众的事情无小事,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直接服务群众2700余人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20余件;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投资80余万元维修扩建通村道路,极大的方便了的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了提高全县农业生产发展,投资120余万元购买了榨油机、磨面机、脱粒机、发电机等农用设备1000余台;投资10余万元改扩建村民集体活动室。

抓纪律,做惠民资金的监督员。为进一步增强农牧民群众对各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时兑现,做到不挪用、不截留,兑现各项政策资金400余万元,对村务重大事项的决定等方面,严格按照“三会一课”的要求召开村民、“村两委”干部会议研究讨论,绝不乱花一分钱,做到账目清晰,村干部、村民代表签字造册,经得起村民、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抓机遇,做精准脱贫的参谋员。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了3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分别经营民族服饰订做、家具加工和旅游休闲度假村;在驻村队的宣传党的政策和动员教育下,据统计,全县已有1000多名青年外出参加学习培训,190余名农牧民青年上岗就业。(黄红文)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