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
自治区第五批驻村(居)工作队坚持把加强农牧区和城镇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进一步夯实了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
在广大农牧区,每一名驻村(居)工作队队员都是村里的“党建指导员”,他们主动出谋划策,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以一项项强基惠民的务实举措,筑牢了基层堡垒,激活了“神经末梢”,把村(居)党支部建设成为一个个推动科学发展、密切联系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幸福生活来自共产党”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在昌都市丁青县桑多乡桑多村村委会院子里,几个孩子正围在一起唱着儿歌,稚嫩的童音久久回荡在这个偏僻小山村上空。一个名叫罗布的孩子告诉记者,这首歌是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驻桑多村第五批工作队队长王国刚教给他们的,“王叔叔还教了我们很多歌呢,有《北京的金山上》《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一边说着,小罗布还一边为我们演唱起来。
王国刚对记者说:“给全村人讲中央和区党委的好政策,教小朋友唱爱国歌曲,让老年人以亲身经历给年轻人讲新旧西藏对比,让所有的群众从心底感谢党,感恩党,明白‘是共产党给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这是驻村工作队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各驻村工作队采取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田间牧场、进村入户宣传中央和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算富账、感党恩、要稳定、求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宣传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和巨大成就,切实让广大农牧区群众深刻认识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特殊关怀,切身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据统计,一年来,全区各驻村工作队先后开展入户宣传67.2万次、组织召开宣讲大会6.2万场次、开辟专题宣传栏1.9万期,并举办专题讲座10.7万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35.6万份,组织群众248.6万人次参加新旧西藏对比教育活动。
“大雁飞得高,全靠头雁领”
“我们村里的书记乔次仁呀咕嘟!”每当提起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林芝市巴宜区色果拉村村民达瓦乔就赞不绝口。
达瓦乔以前是村里有名的酒鬼,4000元的年收入大部分用来买酒,生活过得一塌糊涂。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和驻村工作队一次次上门谈心,终于使达瓦乔下定决心戒了酒,走上了勤劳致富的路子。去年,他一家的收入超过了5万元,达瓦乔还当上了村里的“卫生监督员”。“如果没有乔次仁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我也不会有今天。”达瓦乔感触很深。
“大雁飞得高,全靠头雁领”。选好配强像乔次仁这样能干的村(居)“两委”班子成员,是自治区第五批驻村(居)工作队的重点任务。各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配合各级组织部门整顿重点村、难点村、问题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好配强村(居)“两委”班子,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协助做好村(居)“两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各级驻村(居)工作队把握青年群体特点和认知规律,将选、育、管、用有机结合,探索构建公开选拔、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跟踪管理四位一体的递进培养链条,把600余名青年培养为村(居)后备干部。
一年来,驻村工作队为村(居)“两委”班子上文化课51万学时,上党课11.6万学时;培训党员41.3万人次,投入经费640万元。通过实施“万名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组织村(居)“两委”班子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两委”班子成员党的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政策观念和文化水平,增强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让党的“机体”充满活力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肌体。党员细胞健康,党的肌体才有活力。”全区各级驻村工作队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职责,着力在培植“领头雁”上下功夫,切实培育壮大了农牧区基层党员队伍,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综合能力,夯实了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
各驻村工作队把帮助村(居)大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职党员履职尽责”等特色活动,加大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和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力度,深化和拓展“三个培养”工程,帮助驻在村推荐村级后备干部,扎实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林芝市各级驻村(居)工作队通过举办夜校培训班,集中讲学、交流促学等形式,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提高了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居)工作队员、村(居)后备干部、农牧民党员和群众的综合素质,达到了学得进、说得出、用得上的效果;
阿里地区各级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三培养”活动,帮助村(居)党组织把129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257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190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86名、发展新党员280名……
“用完善的制度来管理人”
“以前村道边上垃圾成堆,现在,再也没有人乱扔垃圾了。”山南市曲松县下江乡下江村村民普布多吉对村里的变化感到满意。他告诉我们,这要归功于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班子为村里设立的“村规民约”,“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目了然,村里现在风气特别好。”普布多吉说。
全区各级驻村工作队围绕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帮助村(居)“两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议事办事程序,完善村规民约,提升村级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健全了村级组织运行机制。一年来,协助健全村规民约3万条,建立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规章制度2.1万条。
山南市各驻村工作队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首要任务,帮助所驻村居健全村规民约4646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2913条,党风廉洁建设等方面规章制度3394条,不断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那曲地区各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村居“两委”班子建立健全支部学习、支部生活、发展党员、党务公开、村务公开以及党风廉洁建设、民主监督机制等相关规章制度,细化班子分工,明确职责任务。重点围绕社会治安、防抗灾、邻里关系以及村风民俗等内容,协助驻在村(居)健全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年来,自治区第五批驻村(居)工作队不断发挥优势,努力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卓有成效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雪域高原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区党员干部特别是驻村干部问需于民、奉献于民,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不仅凝聚了民心,助推了发展,也使群众与党委政府的心更贴近。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