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康萨村,虽然天气转冷,但村里却非常热闹,只见村民们开着大卡车在公路上忙碌着,一路上喇叭声不断。记者一行了解后得知,原来这是村里的施工队正在参与建筑项目施工。
“我们通过与日喀则市人社局、市交警队、东娇驾校等单位沟通协调,将驾校教练和相关培训车辆及设备集中到村里,选出63名村民就地开办驾驶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驾驶员,并通过组建运输队、承接运输项目来促进村民增收,从而实现脱贫。”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第五批驻白朗县康萨、罗林村工作队(日喀则市人大派驻)队长尼玛向记者介绍。
经过4个月的培训,63名学员顺利通过科目考试,获得驾驶证。为减轻村民负担,工作队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最终培训费用村民个人只需支付2000元,余下费用则从日喀则市人社局农牧民技能培训专项经费中解决。
“以前家里买了车,但自己没驾照不会开,每次都要请师傅来开,赚的钱还要支付开车师傅的工钱,自己剩的也不多。现在好了,学会了开车,有了驾照,我自己就能开车出去赚钱,收入也多了!”看着自家的大卡车,村民米玛平措高兴地对记者说。
来到一户“娟姗”牛养殖户家时,主人次仁欧珠赶忙领着记者一行人去看他家养的“娟姗”牛:“你别看我们家的牛体型小,但产奶量特别高!”
记者看到,院子里拴着8头的“娟姗”牛,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高品质奶牛。
“我们结合康萨、罗林两村发展实际,从自治区强基办送科技行动项目中争取了10万元资金,落实‘娟姗’牛高效养殖项目,扶持贫困群众优先发展高产奶牛养殖。并与康萨村养殖户签订协议,逐步改良当地奶牛品种,并与对口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带动贫困户尽早脱贫。”工作队副队长央金介绍说。
“以前在我们村,大家养的是普通奶牛,产量一般。自从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给村里买了‘娟姗’牛,现在,每个月一头牛产奶收入有差不多1000元,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收入啊!”说起家里的奶牛,次仁欧珠脸上满是笑容。
为帮助康萨、罗林两村解决道路交通问题,驻村工作队还向上级申报了两村农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该项目总长1.83公里,总投资375.82万元,并协调争取了罗林村防渗水渠项目,水渠总长940米,总投资46.44万元。
“现在,两个村的道路硬化和罗林村的防渗水渠完成了初期建设,特别是防渗水渠项目开工后,施工方聘用了28名村民参与施工,进一步增加了两个村群众的收入。”尼玛告诉记者。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