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为群众服务没有“休止符”

2017年01月20日 11:1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万慧
分享到:    

为群众服务没有“休止符”

——记全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丁青县麦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益西旦增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他的名篇《有的人》中写道:“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昌都市丁青县觉恩乡麦日村第五批驻村工作队队长益西旦增就是一位这样的人,村民每每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称他是“最美驻村人”。

“工作好不好,关键看班长”。作为觉恩乡麦日村第五批驻村工作队队长益西旦增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并付诸行动。

“驻村时间虽短暂,但作为一名工作队长,我不能浪费时间,我要把驻村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益西旦增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短短的一年驻村时间里,他不仅为村里成立了土特产公司,更为麦日村的长远发展制定了详细的规划。

丁青县觉恩乡麦日村地处317国道沿线,是丁青县的“东大门”,辖区有3个村民小组,全村157户965人,是一个典型的牧业村。

到村里的第一天,益西旦增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环境,便放下背包,带着工作队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长谈。通过了解,益西旦增得知麦日村经济收入单一,“惜杀惜售”观念严重。

麦日村的发展路子在哪里、如何转变发展观念、如何找到适合本村的发展项目等等问题,成了缠绕在益西旦增心头的难题。

通过两个月的走访,益西旦增了解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麦日村的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盛产贝母、人参果、手掌参、虫草等,草场资源较多,养殖业极具发展前景。他惊喜地发现这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要把这种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打造麦日村的特色产业,形成麦日村的特色品牌。

“万事开头难”。在征求群众意见过程中,村民们对驻村工作队的致富规划缺乏共识,也缺乏信心,存在很大分歧,这使驻村工作队在前期屡屡受挫。

然而,这并没有打消益西旦增的积极性。为了消除群众的顾虑与分歧,他多次通过政策宣传与面对面沟通协商的方式,逐渐引导农牧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益西旦增按照“四个一”的工作模式,逐一对157户农牧民群众进行走访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村民们对本村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项目达成了共识,最终同意用强基惠民为民办实事经费12万元,组建双手土特产有限责任公司。

有了属于村集体的土特产公司,但是村民却不愿将原材料交给公司统一销售。村民洛嘎就是其中一位,益西旦增和同事们一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边用心经营公司。

由于严把质量关,产品很受市场的青睐。短短4个月,营业额就达到了8万多元,订单更是纷至沓来。看到效益后,百姓们不仅打消了疑虑,就连他们十分珍惜的贝母、手掌参等特产都交到公司统一销售。

现在,洛嘎高兴地说:“以前,村民带着酥油等产品在丁青、昌都、青海销售,很困难,路费也很高,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交给村里的公司,他们替我们卖,价格也很好,给我们省了很多钱”。

看到了前期公司发展良好,益西旦增仍不愿休息,转而又忙于注册商标的前期准备,带着连日里东奔西跑终于收集来的资料,日夜兼程地赶往拉萨注册商标,最终将商标成功的注册下来。

商标注册成功后,产品包装盒设计理念以及包装设计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益西旦增面前。于是,他和工作队员一次又一次进行包装设计。

在这段时间里,益西旦增带领麦日村驻村工作队接连数十日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一日三餐都只能用面包、快餐等来充饥,有时一整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最终,一个个独具风格的包装盒呈现在众人面前,令村民们拍手叫好。……

在群众的眼里,益西旦增对村民的奉献是没有“休止符”的。他一边借助微信等媒体宣传平台对麦日村“双手”土特产品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一边以丁青县第十六届“热巴文化旅游艺术节”为契机,对麦日村的特色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展销,打开了县内外市场,为群众拓宽了致富门路。在项目投入生产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计销售额501500元左右。

如今,麦日村双手土特产有限责任公司(村集体)带来的效益让麦日村村民看到了发展致富的希望,也增强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驻村快结束了,我们会与下一批驻村工作队沟通,希望今后还能扩大经营范围与规模,让麦日村的村民得到更大的实惠与好处。”益西旦增与麦日村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在一起计划着、憧憬着。

责任编辑:罗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