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力士·绿哈达行动”砥砺七年支持西藏生态建设

2017年09月13日 10: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导读

高原初秋万里晴空、阳光明媚。“力士·绿哈达行动”一行人沿着平坦的乡村公路,再次走进林周县卡孜乡白朗村,在茫茫的绿草间植绿另一片荒地,播撒草种与希望,为高原村民再添人工草地2150亩。这片炊烟飘动的地方曾是一片贫瘠的荒地,如今遍地绿草,重现郁郁葱葱的新景象。

西藏,是一个古老而圣洁的地方,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带、交相辉映的神山圣湖、牛羊成群的草原牧场……一切都是如此神秘而引人向往。在这片神圣的雪域高原上,脆弱的高原环境牵动着人们的心。

为推动藏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联合利华力士品牌发起了“力士·绿哈达行动”,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绿哈达行动”,旨在通过种植人工草场助力西藏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是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大型环保公益项目。

yangnl795_s.jpg

“力士·绿哈达行动”与会人员共同为草场石碑揭牌。记者 潘璐 孙文娟 摄

突破万亩植绿目标

西藏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战略作用。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西藏草场覆盖面积占整个高原面积的53%,因此草地承载着当地民众赖以生存的希望。对保护西藏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的则是草场的生长情况。

正是基于西藏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联合利华力士品牌携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正式启动了“力士·绿哈达行动”,每年在西藏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展开公益植草行动。从2011年至今,用了七年时间,在西藏公益植草面积累计突破一万亩,合计超过667万平方米,为推动西藏生态恢复和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在白朗村的草场上,肩负植草工作的武俊喜博士向嘉宾介绍了牧草种植及长势的具体情况:“今年在林周县白朗村种植了2150亩人工草场,至此,‘绿哈达行动’项目在西藏种植的草场面积成功突破万亩,对当地生态改善和牧民生计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武博士长期在高原地区从事牧草种植工作,对于藏区人工草场种植有着丰富的经验。

“按照每亩人工草地每年300-600公斤干草产量计算,‘绿哈达行动’人工草地植被及土壤总蓄积二氧化碳量可达1.1-2.2万吨,对藏区植被恢复和生态调节起到积极作用。此外,草场收获的牧草还为当地牧民饲养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剩余的牧草还可以售卖后给村民分红。”武博士介绍说。

yangnl794_s.jpg

“力士·绿哈达行动”与会人员在武俊喜博士的指导下播撒草籽。记者 潘璐 孙文娟 摄

植草万亩破世界纪录

在见证之旅新闻发布会上,与会嘉宾共同以“‘力士·绿哈达’打造公益第三极”为主题,针对“力士·绿哈达行动”发展成果、商业资源作为当代公益行动中第三极力量,在公益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度剖析和探讨。

会上,联合利华个人清洁品类市场总监赵文峰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徐光共同向政府部门提交了《2011-2017“力士·绿哈达行动”发展报告》,以期行动的成果能够更好地为西藏环境保护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不仅如此,“力士·绿哈达行动”的万亩达成还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在见证之旅新闻发布会上,世界纪录认证机构正式公布,经过严格认真审核,“力士·绿哈达行动”最终成功获得了“企业高原公益植草面积最多”的世界纪录称号。

“力士·绿哈达行动”自开展以来,因其行动的公益和环保性质,以及为西藏带来的积极生态和经济效益,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曲格平老先生特为“力士·绿哈达行动”发来贺信,对“绿哈达行动”七年来持之以恒,凝聚政府、社会、企业、媒体、明星等各方力量于一体,在青藏高原成功植草万亩,为青藏生态环保事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表示肯定与祝贺。

牧草收益改善生计

作为一项以在西藏植草为主体的公益行动,植草方案的可行性直接关乎牧草长势以及行动的成效。武俊喜博士及其团队因地制宜,针对西藏当地气候、土壤特质,制订出一套科学的植草方案,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植草过程中出现的土壤有机质低、土壤粘重、水源保障困难等难题。

而植草方案的落实还需要科学的播种和日常的管理。因此,武俊喜博士及其团队让当地牧民也参与到项目之中,充分发挥当地牧民的力量,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牧草管理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当地牧民成为持续改善当地生态的力量,或可能成为“绿哈达行动”产生的最大效益。

项目采取以合作社为主,研究团队实地指导和监督,带领当地农牧民按照技术方案开展种植工作的形式。此外,草场种植管理优先安排贫困户,以增加其就业机会和现金收入状况。牧民通过参与“力士·绿哈达行动”,能亲身感受到牧草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牧民生计的积极意义,从而认识到保护草原的重要性。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让县政府、乡政府、村委会和合作社都积极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让牧民、特别是贫困户全程参与项目,实实在在从项目中全方位受益。”林周县副县长郭果说。

打造“公益第三极”

自从2011年启程以来,“力士·绿哈达行动”已经开展七年,到今年完成一万亩的植绿目标,对于项目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实践也证明,“绿哈达行动”能够达到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以及改善生计两大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公益组织的“小行动”,汇聚社会力量,对西藏当地环境产生“大不同”。

“公益第三极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概念,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除了有北极、南极,还有中国的西藏,是世界的‘第三极’。对于‘绿哈达行动’来说,首先,这是保护世界第三极生态环境的行动。”赵文峰表示,“而进一步来讲,公益第三极也是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与商业三股力量展开合作。其中,政府部门是公益第一极,非政府组织是公益第二极,而企业和其他商业力量随着参与公益行动的实践逐渐增多,成为公益第三极。”

中华环保基金会秘书长徐光表示,随着人们参与公益行动越来越多,意识与认知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其他商业力量也加入到公益行动之中,成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开展公益行动的重要辅助。作为“公益第三极”,企业不仅有助于持续发挥公益行动的影响力,保持公益行动的持续性,从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上,也有助于保障公益行动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据了解,为了更加深入地帮助西藏当地牧民改善生计,从而对当地生态产生积极影响,项目也通过共建村等方式为当地农牧产品提供销路。例如,去年加入行动的苏宁就进一步通过建立“‘力士·绿哈达行动’苏宁超市生态保护村”,开拓“电商进藏、特产输出”的渠道,帮助当地牧民改善生计。(记者 孙文娟 潘璐)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