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3·28我眼中的新西藏】雪雁西南行

2018年03月20日 17:2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符智竣
分享到:    

雪雁,一个天生就与雪域结缘的名字,注定了她一生要与雄鹰为伴、以高原为家。世上千条河流,千条东去。只有公主一人,出嫁西往。文成公主以国家之情、民族之情、人间大爱,告别了鲜花满地的盛世大唐,携带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踏上漫漫征途,饱尝千辛万苦,最终踏上雪域高原,演绎出大唐盛世的爱情传奇,传唱了汉藏和美的动人史诗。当她踏上西藏这片热土,看到松赞干布深情的目光时,对亲人与故乡的思念,化作与雪山共存、与江河齐舞的爱。

把时光推回到1300多年前,感受文成公主和亲路上所历经艰险的漫漫征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历程。原以为公主是巾帼须眉,国家栋梁,却也这般情牵梦绕,儿女情长。走落了一个又一个红日头,走残了一弯又一弯黄月亮;走不完的戈壁雪夜,走不完的地老天荒。踏尽千山万水,一路霜风满袖,家乡帝京渐行渐远,最终隐于马后。从此,远别长安丝竹、锦绣。曾经的金枝玉叶,此刻要舍却凤阁龙楼,远嫁异邦。极目楚天,只有穹庐、草陋。然,文成自知入藏并非为安享尊荣,只为唐蕃亲好,福泽千秋。藏地相传,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历时三年三月又三天,才抵达逻些(拉萨)。

文成公主的到来,顿使雪域蕃疆阳和明透。松赞干布亲率逻些城全体官员百姓,为公主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不久,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歌舞庆贺。松赞干布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曰:“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由此可见,藏地百姓对文成公主的爱戴以及松赞干布对她的深情!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渐慕大唐华风,亲自穿大唐丝绸衣服,并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同时,派吐蕃贵族子弟去长安国学学习大唐文化,又向大唐请求给予蚕种及制造酒、碾硙、纸墨的工匠。唐人陈陶陇西行》诗曰:“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见文成公主对吐蕃吸收汉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响。

文成公主在吐蕃期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为藏地种下了佛种,使佛学在藏地得到了传承发展,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时至今日,藏地人民仍把文成公主视为菩萨,把她供奉在寺院中,万民敬仰,受持香火。

文成公主入藏后,促进了唐蕃友谊的长足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才,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因汲取了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文成公主不仅为我们演绎出一部大唐盛世的爱情传奇,也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一部民族团结的伟大篇章。

走不到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文成公主对民族的无疆大爱,最终升华为“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有爱就是天堂。”文成公主这只从大唐飞来的雪雁,却只能永远驻留在雪域高原之上,化作一朵民族团结之花,永恒绽放在雪山之巅!

如今,拉萨老人薄金清和老伴巴桑相爱相守了60年,回族青年马吾德与老两口女儿薄咏梅喜结连理已30载,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水乳交融的感人场面随处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56个民族是一家人,各民族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必定会走出一个光明的未来。最后,作拙诗一首,以视敬仰。

附诗一首:

观大昭寺·怀文成公主

符智竣

文成公主嫁松赞,吐蕃从此破天荒。

唐蕃会盟碑尚在,汉藏情谊凝大昭。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