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3·28我眼中的新西藏】勿忘历史珍惜现在

2018年03月20日 17:2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 陈晓雨
分享到: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如今,这儿一切安好。

拉萨的小巷道,带着历史的沧桑与神秘感。倾斜的白墙,风中的经幡,古老的文字,诵经的老人……我时常沉浸于这一片宁静之中,阳光穿越薄薄的云层,照耀在这个如今洋溢着幸福感的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题记》

我是在好时候坐上了火车来到拉萨的。对于解放前的种种,仅仅是从他人的叙述,或者留存下来的照片、实物中得知,可单是这些,已叫人震惊了。民主解放前,西藏还处在比中世纪欧洲还要野蛮、黑暗、残酷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这一时期农奴们受到了非人的对待,不少人带着沉重的脚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农奴主无情地压迫、剥削!农奴被买卖随意;作运输差、兵役差、杂役差等无偿劳动;承担地租税、货币税、牛羊税等各种税务;在烈日下或严冬中劳作却毫无报酬可言,反要为生存而举债;欲图改变却被镇压,惨遭割鼻,挖心的酷刑。农奴们是怀着怎样绝望的心情,走过每一个昨天,努力活到明天我不得而知。法国旅行家亚历山大·达维·尼尔在《古老的西藏面对新生的中国》中说:“在西藏,所有农民都是终身负债的农奴,在他们中间很难找到一个已经还清了债务的人。”我们应该庆幸、感恩,生命中不曾出现这般黑暗而又残酷的时光。

但这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罢了,光明终究会到来。

终于,我们拥有了一双金色翅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路军越雪上、草地,冲破重重阻碍,和平解放了旧西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希望和光明播撒在雪域高原上,从此我们迎来了新西藏,奏响了新乐章。

在这激情满怀,风雨兼程的岁月里,我们可触可感的变化太多。吃人的封建农奴制永绝于史,法律诉说着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告别了落后的农奴制经济,工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新西藏向现代化市场经济迈进;国家斥资兴办各级各类教育;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实施,确保了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公路、铁路的开通。西藏人民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许多人对西藏的看法,当然,这其中包括我。

以前思及西藏,我总以为它是并不繁华且充满神秘气息的圣地。直至来到拉萨,才发现不同许多城市的浮华喧嚣,它是个有历史、有故事,已然沉淀下来的城市。岁月赋予它不同于当初的模样和一颗更加强壮的心脏。红绿灯换闪的十字路口,人头涌动的购物广场,祥和安宁的居民区,满心欢喜的各地游客……它早已不同往日,可能不少人会遗忘农奴时期的痛楚,但我始终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感受着拉萨的呼吸,放着藏歌的人力车夫,草坪上喝茶谈心的阿佳,虔诚转经的群众,他们的脚步或匆忙或缓慢,却都带着一样的满足感,每个人都享受着因解放、因共产党带来的安康。我也在庆幸、在感恩,成长在西藏大学,似乎更加明白这份安康来之不易,值得珍惜。我想大概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想留在在这个地方,更愿意把青春献给它。

勿忘历史,珍惜现在。不管历史曾带给这里人们怎样的苦难,一定要珍惜这蓝天白云下充满幸福的每一天,长怀感恩之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西藏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