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3·28我眼中的新西藏】四十年天路

2018年03月21日 18:0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    记者 夏江川
分享到:    

四十年前,在藏工作的父母将寄养在苏中乡下外公外婆家的我和小妹带进西藏。

我们随父母从上海乘火车,经过三天两夜后到达甘肃省柳园站,那时从青藏公路进藏的人员和物资都要从柳园中转进藏。我们在柳园干打垒的土坯屋住下等了一周后,才分别搭乘三辆运输物资的汽车进藏。当汽车经过两天颠簸,行驶到距青海省格尔木市130公里的西大滩,那夜五岁的小妹出现了感冒咳嗽、发热症状。第二天继续行驶到五道梁时,小妹因高原反应,病情加重。小脸蛋苍白,唇紫呕吐,呼吸短促,心跳增快。父母央求司机找到当地抢修青藏公路的部队卫生室,经过一天一夜的输液、吸氧等抢救,才使患肺水肿的小妹脱离危险,但却因此落下肺水肿后遗症。最终小妹到那曲两个月后病故。

那时,因为青藏和川藏公路道险、路长、时断时堵,只要有可能,一般都不愿意坐汽车而是乘飞机进出藏。可在航班特别有限的情况下,机票供不应求。

记得我工作后第一次休假,在拉萨民航售票厅,因为冬季出藏机票太难买,我就在那天夜里三点到售票厅排队买机票。到了那里,售票厅还没开门,可排队的人已在门外站成近两公里的一条长龙。昏暗桔黄色的路灯下,天空发愁似的飘着纷飞的雪花,排队的人站在雪中,个个脸色发青,不停地跺着脚。我穿着羽绒服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完全冻僵了,只感到时间是那么长。好不容易挨到售票厅开门,大家蜂拥而入,我的腿冻木了迈不动,连忙揉着腿部,后才被人群冲拥到售票窗口,千辛万苦买到了机票。

那时只有成都到拉萨的进藏航线。每年夏季,大批休假返藏或出差的人员都在成都乘飞机,西藏驻成都办事处招待所及周边的旅馆都住满了进藏人员。大家都住在售票点附近等待登记、按顺序叫号买机票(过号重新登记排队),两周才等到机票也是常有的事。每天进藏航班少,排队按序叫号的现场人群混乱,拥挤不堪。

从1985年开始,国家开始对青川藏公路进行多次修治。逐渐青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道路平整、宽敞。西藏飞往内地的航班也逐年增多。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当我将这个消息告知已内调回内地多年的母亲时,对藏北魂牵梦绕的母亲欣喜又伤感地对我说:“我要坐着火车到拉萨,看看西藏的变化,看望埋葬在藏北的女儿……”可两个月后母亲病故走了,终究没能坐上去拉萨的火车。

几年前,在藏工作多年退休回乡定居的我,乘坐拉萨到上海的火车。当听到列车广播里播放韩红唱的《天路》的歌声,透过车窗远眺连绵的雪山、河流,以及那熟悉的草原、零散的帐篷、云朵般的牛羊,我感慨万千。那抒情、悠扬的歌声唱出了雪域高原人们的心声。

一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此后,我从西藏工作的同事那里陆续得知:拉萨到日喀则的铁路开通并将规划延伸到聂拉木亚东口岸;川藏线正在建设,西藏的每个地(市)都开通了到内地的航线。这些都使西藏与内地的距离越来越短,进出藏更加便捷、通畅,吉祥的天路让人们更加充满幸福感。

四十年天路历程,让我亲身经历了雪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已深刻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

雪域难忘,天路无尽。

责任编辑:次仁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