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次站在了横跨拉萨河南北两岸的大桥上。据说当年文成公主从长安经甘肃、青海到西藏,进入拉萨市时迎亲队伍从这里经过,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美丽的公主,建造了这座桥并取名为迎亲桥。
拉萨河缓缓流淌,仿佛深情地诉说着一千多年前的美好故事。美丽的文成公主,你肩负着唐蕃团结友好的使命,辞别父母,离开长安,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这荒漠高原上。
你深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你与一同入藏的工匠,将中原地区的碾磨、陶器、造纸、酿酒等工业技术传给藏族人民,与侍女一起亲手把纺织、刺绣等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让随从人员向当地百姓传授耕种方法,亲自指导谷物的试种;同时把历法、医药、诗文、农书、佛经、史书等文化典籍也传入西藏。
数百名能工巧匠心手相传,工业文明快速发展;老人小孩,其乐融融……吐蕃大地上呈现出百业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老百姓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睦邻友好。悦耳的藏歌此起彼伏,欢快的舞蹈振奋人心。善良的公主,你真正实现了“我要让穷者远离饥饿,我要让痛者远离忧伤,我要让老者远离衰老,我要让死者从容安详”的愿望。
是呀,“天下没有远方,人间就是故乡,有爱就有天堂”。你在人间圣地,播撒了大爱的种子,收获了累累硕果。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至今都供奉着你的塑像,这是藏族同胞对你倾心付出的最美馈赠。藏族百姓永记你的恩情,常常以虔诚的跪拜来表示对你最崇高的敬意。就连藏族的小孩,说起陕西,他们不知西东,但提起你,却能耳熟能详、娓娓道来,对你敬重有加。
你在藏生活了近40年,带领你的团队,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促进了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为藏汉两族的友谊做出了卓越贡献,你是民族情谊的象征。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聪明的大唐公主,你把青春挥洒在异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唐蕃友好发展的一片蓝天,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藏汉民族团结的乐章,用高尚的人格架设了彼此沟通的桥梁。
你是一名巾帼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们大唐帝国的骄傲。
你,其实是第一批援藏干部,你的团队是具有“大工匠”精神的实干团队,你们在异域这块土地上留下的足迹深沉而厚重。
如今,我们教育人才援助团队也踏着你的足迹,来到了这广漠的高原,为西藏的教育奉献我们的微薄力量。
在你高尚人格的影响下,在你奉献精神的感染下,我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用我们的爱心、衷心、痴心、赤心,在雪域高原铸造我们的师魂。
我们要像你一样忠诚援藏。援藏是党的召唤,是一种家国情怀。我们应该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念,以西藏的教育发展为重,积极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用精良的业务、过硬的作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根植雪域高原育桃李,用坚守和责任谱写雪域深情。
我们要向你一样真情援藏。藏族同胞与我们血脉相连,我们要付出真心、真情,做到“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做到“温存的播种,欢乐地收获”。土地与他们携手共进,激活西藏教育“造血”功能,补上西藏教育的短板,促进教育公平,助推西藏教育行稳致远。
我们要向你一样智慧援藏。我们要将内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带给西藏,与当地的教情与学情相结合,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用一节节生动高效的课,一次次智慧巧妙的励志教育,一回回生动有趣的课内外活动,一份份真实满意的成绩单,来诠释我们的付出,展示我们的精神。俯下身子,与这里的孩子融为一体,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进取的信念,拓展他们认知的视野,促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阳光正好,水天一色,河面上几只水鸟在纵情地飞舞嘻戏,河中四周巍峨大山的影子清晰可见,远处雄伟的布达拉宫尽收眼底。这一切,更坚定了我们援藏支教、圆梦西藏的信心。
我们教育人才援藏团队,一定会发扬你——大唐公主精诚合作、勇于担当的团队精神,忠诚援藏、真情援藏、智慧援藏,同心协力、砥砺前行,以“大工匠精神”铸就“组团式”教育人才的辉煌,在美丽的雪域高原书写我们的爱国情怀、教育情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