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3·28我眼中的新西藏】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2018年03月30日 18:1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曲亚卓玛
分享到:    

当我们行走在西藏广袤的土地上,我们能切实感受到惠民的教育政策带给广大农牧民群众源源不断的红利。故事发生在西藏林芝市的一座村庄。

十多年前,村里上高中的孩子屈指可数,大学生更是少得可怜;现如今,村里大学生人数已在不断增加。村里的孩子只要到了入学年龄,上学是自然而然的事,父母们对孩子们的学习也格外上心,那儿的孩子总能从不同的父母口中听到的一句话是:“你们从小享有这么好的教学资源,更应珍惜和努力。”也因为这样鼓励与支持,村里的孩子们很是争气。每逢寒暑假,当我回到家乡,时常看到弄堂小巷里孩子们一个个串门补习的身影。同样家长们唠嗑时话题总是离不开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总是不吝啬地互相支招。每当看到这些场景,心中甚是欢喜!

与此同时,随着村里上学孩子的不断增多,学生质量的逐年提升,长辈们在孩子的影响下转变了许多“老”观念,对孩子的学习更加重视,同时也愿意接受新事物新变化。为了孩子能上好学、为了家庭经济有所改善,父母们积极利用农闲时间走出村庄到外地去打工赚钱,而这相比以往村民们一年到头忙于农活且经济来源单一来说,已是很大的进步与转变了。现在,整座村庄显得生机盎然,这与教育大变化无不相关,更因惠民的教育政策而起。

而回想自己经历,的确,上学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但对我的父母辈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在几年前的一次假期里,无意间与母亲有了一次关于梦想的对话,在通过那一次谈话我才知道,母亲此生最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圆“上学梦”。母亲出生于60年代初,她说,当时即便自己多么渴望上学但迫于现实无法圆“上学梦”,说起缘由一是农区家庭非常看重劳力;二是整个社会环境也不大重视孩子的教育;再者,限于当时没有足够多的学校可上,因此纵使母亲心里有千般万般的不愿意,也只能做家中的得力助手。母亲说,她现在所学会的母语也是后来上扫盲课学到的。也因母亲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对我们几个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视,即便生活压力再大,她也无怨言地坚持让我们上学,时常告诫我们要加倍珍惜当下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现在,90后的我们一个个从高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回想我们的求学旅程,庆幸自己遇上好时代,能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惠民亲民的政策帮扶,也有母亲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是呀,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所以每当我看到村里的学弟学妹们对学习如此上心时,甚是高兴,也想说:对,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常说,发展离不开教育。我想,母亲与我们两代人不同的教育背景以及家乡教育面貌大改观,是新西藏教育事业发展长河中的一个小缩影,这些改变得益于国家和人民对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支持,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有机会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知识与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未来我们应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以实际行动回报这一美好时代。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