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央大叔家几口人,卓嘎措姆奶奶家的经济收入是多少、有啥病……社区里每一户情况,大家都有一本明细账,详细地记在心里。”驻拉萨市城关区雄嘎社区工作队(城关区派驻)队长加永尼玛如是说,“驻村半年了,我们协助社区开展各项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只是无比的充实,以及萦绕在心头平凡中的感动。”
加永尼玛还记得那是工作队第一次入户,他们和社区干部卓嘎一起来到居民户长琼拉家。
虽是初次见面,但大家并不显得生疏,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琼拉向大家讲述起了社区以前的故事。
琼拉从1989年开始在此居住,可以说她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藏与内地兄弟省市一样,走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在拉萨市,不少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富裕了起来。有了经济基础之后,一部分群众选择在雄嘎社区安家落户,就这样,雄嘎成了拉萨最早的自建小区之一。
由于建得早,缺少规划,很多问题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为了加强小区管理,1986年,雄嘎社区成立了居委会,并开始逐渐加强辖区内的管理工作,却没能从实质上改变其“城中村”的局面。
琼拉告诉工作队员们,很多领导都到雄嘎社区调研过,甚至还当场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以前,我们吃的都是井水,住在城里却吃不上自来水,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喝上了自来水。”她说,除此之外,路、电、下水道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在社区,我们发现,一下雨,居民们都不愿出门,一出门回来就沾一身泥,把家里搞得脏兮兮的。”加永尼玛说,“为此,社区立足实际,对道路进行了硬化,改造了下水道,还有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切实解决了居民群众实际存在的困难。”
可队员们第一次走近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身患重病的困难群众、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家中时,才深切地体会到“想象与现实的差距”。一次,加永尼玛带队入户,开门的是个小姑娘。经询问才知道,小女孩家中生活困难,和妈妈曲永相依为命。在社区的帮助下,母女俩住进了房租十分便宜的小平房,社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帮助她们、照顾她们、陪伴她们。
“生活虽不如意,但她们母女却十分乐观,这让我们十分感动,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做好驻居工作的决心。”加永尼玛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