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我怀揣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坚定信念,带着县委统战部(民宗局)的重托,与其他两名同事来到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芒热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作为队长,我感到压力很大,我必须履行好队长的职责,带好这支队伍,真正为驻在村做实事、解难事,绝不能辜负派驻单位和村民对我们的期望。
强基础、惠民生,关键是要惠民,要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刚到驻村点,我就带着队员们大概了解了这个村的基本情况,芒热村位于墨竹工卡县中南部,属半农半牧村,全村现有377户1778人。村子缺乏支柱产业带动,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种植养殖业科技含量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
经过几天走村入户,工作队了解到村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怎样提高芒热村农作物产量。为此,我们驻村工作队立即协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在认真倾听村民心声的同时,先后召集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里党员和群众代表,针对芒热村发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发现芒热村主要农作物青稞品种单一、产量较低,村民们往年种植的“藏青320”“直孔噶夏”等青稞品种,亩产只有320斤左右。如何就村里现有的青稞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亩产、增加村民收入,成为当前芒热村农业生产发展的头等大事。
同时,驻村工作队又调查了市场上的青稞销售情况,发现紫青稞由于蕴含丰富营养物质,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长期食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也高,市场供不应求。
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协商后,邀请自治区农科院有关专家前来芒热村实地勘察,发现芒热村的土壤、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紫青稞。在芒热村推广种植紫青稞,成为引领芒热村群众致富增收的一条有效渠道。
确定了驻在村的发展路子,工作队又发现了新问题:紫青稞价格高,村民们缺乏资金购买种子。
于是,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书记央培与周边糌粑加工合作社进行多次协商,说服了尼玛江热乡为如夏糌农畜产品加工合作社为村民无偿提供“紫青稞”优良种子1.8万斤,可供种植面积达600亩,通过“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即:合作社提供种子,农户种植,合作社收购)与芒热村签订了收购协议,并约定今年秋收后以每斤3元的价格收购村民种植的紫青稞。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青稞项目,但却迈出了我们工作队驻村以来为民办实事的第一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