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吉隆县宗嘎镇驻宗嘎居委会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兼第一支部书记美朵

2018年12月20日 11:0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这一刻,我回想过去一晃就是六年,在这既漫长又短暂的六年驻村生活中,自始至终心系农牧民群众,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谋发展、促团结。

2012年6月,我大学毕业正式步入社会,2012年10月,我被组织派到吉隆县宗嘎镇宗嘎居委会任大学生村官,任期四年,后来又任第一支部书记。任期两年,带着一份神圣而特殊的工作岗位“大学生村官”,进驻吉隆县宗嘎镇宗嘎居委会担任大学生村官一职。这个工作岗位,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职业,熟悉是生在农村只是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苦、物质的匮乏、交通的不便利等等,陌生是农村工作除了要忍受物质上的艰苦还要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独。面对着一个陌生的村一方陌生的老百姓,在一个一切都很陌生的环境中从事着陌生的工作,而且是因为自己刚毕业从事上面一头雾水。

任职以后正好赶上我区开展的“强基础、惠民生”干部驻村活动。从那开始我一边担着大学生村官任务,另外一边协助驻村工作。在村上干工作的第一天起,认真协助村班子领导的日常工作,通过班子队伍的带领下使得自己慢慢成长。同时给自己立下了一道军令状,抱着一份有胜无败的精神勇往直前。

古人云,“得民心者就能得天下”,既然是一名群众的头领者,就必须作出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决不能作出负于群众的事。把群众视如家人,从心灵上接近群众嘘寒问暖,凡是涉及到群众的利益,当做一项政治任务义无反顾地去完成。

群众工作虽多,但开心做事且重要。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在基层工作就体会不到群众工作多有诱惑。六年驻村期间,生活经历过风吹雨打、酸甜苦辣,起初是因为我刚参加工作有些村上领导不支持我的工作,不听劝我的建议,甚至为小小的过错辱骂过自己。而且没有基层经验,没勇气去办事,胆子小,不敢上台给老百姓宣传政策,我的任务就是做记录,其余的事情干不了,大会上不敢说话、发抖、脸红,面对失败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涌上心头,自己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自我认同的感觉,甚至有了心灰意冷的感觉。但是,他人对自己的小视作为开展工作的动力,时间和脚步让我找回自信赢得认同。带着心中那不解的疑惑向“两委”班子请教、向老驻村工作队员同志学习,我渐渐的掌握了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的方法。我用双脚走遍我们村的每一个角落,熟悉脚下的每一片土地,到每一个农户家坐一坐了解老百姓的家庭状况、生活需求,对驻村工作队的愿望要求等等。我学会了和老百姓的沟通,在沟通中我们相互熟悉了,慢慢的我们由陌生到了解,到熟悉,再到此刻的习惯,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了那里的一份子。逐步在群众当中树立威信,让村上领导慢慢拥护自己的工作,加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废除陈规陋习,完善村级财务监管制度等村内各项业务逐渐驶向正常轨道。

在村内任职大学生村官兼驻村工作队以来,一心向着群众所盼所想大好时光从未荒废一天,村内工作不分上下班、不分周末,使得群众有事不分时间段,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我们驻村工作队。日复一日,自己得到群众的完全信任其开展工作越来越轻松,我们驻村工作队成员的名字在村内大街小巷被小孩背的耳熟能详。由此可知,驻村工作队干的工作深入人心,家家在谈工作队为民所做的一切。

是这些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让我明白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是可以从微小做起的,我的“三观”就是在这微小的点滴中逐渐体现了出来。也许我未能体会到都市生活的舒适、快捷,但是我拥有了田园生活的安逸、恬静。我的初心就是要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这正是我能够坚持留下来的原因。在这驻村六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这些都离不开县、镇组织部门对我的严格要求,更离不开同事们和老百姓对我的指导和帮忙。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