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拉萨,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走村入户,与农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广袤的农牧区,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心中,深受群众爱戴。
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抓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驻村工作队的到来,就像一缕春风,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进了千家万户,不仅凝聚了民心、助推了发展,更让广大群众的心与党委、政府贴得更近了。
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去往不同的村落,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驻村工作队。
暖民心,做群众的贴心人
“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办了许多好事实事。‘有事就找工作队’已成了我们村民的口头禅,他们是党和政府派来帮助我们的亲人。”谈及村里的驻村工作队,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巴热村村民嘎色竖起大拇指说。
除了为民办实事,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拉萨市政协办公厅驻古荣乡巴热村工作队在深入调研后,为巴热村确立了“项目推动、产业带动”发展理念和“一年打基础、两年促提升、三年见成效”的驻村工作思路,撰写了《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巴热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认真分析了驻在村的发展优势及机遇、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提出了对策建议。
堆龙德庆区驻马乡岗吉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当地绵羊养殖场产业优势,积极申请建立羊毛加工厂,为当地村民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拉萨市国税局驻羊达乡羊达村工作队利用派驻单位优势,联系村里25名未就业大学生积极参与拉萨市国税局外聘人员招录工作,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些被驻村工作队认为很平常的事情,却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而温暖了群众的心。
堆龙德庆区强基办负责人樊晓瑞介绍,2018年,堆龙德庆区选派了120名优秀干部进驻30个行政村开展工作,其中市级驻村工作队9支,成员36名;堆龙德庆区级驻村工作队21支,成员84名。
办实事,为群众分忧解难
天刚蒙蒙亮,墨竹工卡县驻唐加乡莫冲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格桑曲珍、队员马明与县农牧局工作人员已经奔走在走村入户的路上,开展“万户百场”工程建设调研。
“阿妈啦,您家里有几头牦牛?哪些有编号?编号给我们看看好吗?”每到一户,马明都会这样耐心地询问与登记。
莫冲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87户1665人,大家走村入户结束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两点。
“‘万户百场’工程指的是2017年—2018年,唐加乡每年培育奶牛养殖示范户100户,每户养殖5头牛,其中,2头由市、县补贴经费,3头由群众自费购买,我们莫冲村的目标是培育54户养殖户。这项工程的实施,将推进拉萨畜牧业向良种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提高鲜奶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群众一定会在这项工程中受益。所以,我们要加快脚步,尽早完成统计工作。”马明说。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围绕强基础惠民生这个主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村入户,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意愿,着力做好‘七项重点任务’,最大限度地为村里分忧、为百姓解难。”马明说。
惠民生,为群众谋福利
3个多月前,当雄县当曲卡镇当曲卡社区居委会第八批驻村工作队正式到岗,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来到村里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不懂的地方就积极与村干部沟通,大家共同协作,各项工作都已顺利展开。我相信,新一批驻村工作队的到来,必将为当曲卡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当曲卡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贡嘎桑珠说。
驻村工作队队长旦增晋美介绍说,第七批驻村工作队为社区建了便民茶馆,经营模式为“居委会+扶贫对象”,居委会引导,贫困户参与,自主分配、自负盈亏、风险共担。同时,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年劳动力参与茶馆经营,每个月可以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茶馆每年利润的70%分给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用于滚动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第七批驻村工作队在为民办实事等一系列工作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群众对他们一致认可,还获得了2018年自治区先进驻村工作队的称号。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学习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办事精神,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谋福利。”旦增晋美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