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指各个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开展民族工作的一项准则,是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于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对于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而言,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这里的“代名词”。藏族、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等诸多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造就了西藏与众不同的特色,也决定了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是开展好西藏各项工作,维护西藏长治久安的前提。
从唐朝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开启藏汉深厚情谊篇章,到如今生活中不同民族结合的小家庭不胜枚举。民族团结在西藏不是一种口号,它化身在一个个小的举动和一件件小事中,带去温暖。被授予“改革开放先锋”称号的孔繁森,三次主动选择赴藏工作,把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将党员干部的一腔热血挥洒在西藏,奋斗在建设西藏的一线,在藏族群众中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在他的援藏生涯中,做过数不清的好事:给驻守的小战士送去自己为数不多的取暖粪、跋山涉水慰问山里的藏族孤寡老人、考察农牧区总是随身携带自费购置的小药箱,为缺医少药的农牧民带去便利、在墨竹工卡强震后,收养三名藏族孤儿……无数件小事串联起他和各族人民之间的情谊,他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宗旨,给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民族团结的榜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先后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等各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及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进一步概括,是新时代下,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做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
民族团结工作在西藏,意义深远且责任重大。2019年,西藏迎来了纪念民主改革60周年,西藏用发展和进步展示了短短六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奇迹。这样的奇迹之所以能在西藏上演,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西藏取得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下取得的成绩。这样的奇迹再一次宣告:各民族团结在一起,是西藏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各民族之间唯有同呼吸,共命运,心相连,成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一家人,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在未来,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续写西藏的美好未来,才能充分展现新时代下的新西藏,在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中更加幸福和谐的新面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