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华能雅江公司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小记:三年驻村路 一生墨脱情

2020年07月27日 15:3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通讯员 张振 吴杨
分享到:    

在林芝市墨脱县宗荣村,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妻儿,远离家乡,扎根“云端”,一驻就是大半年不回家,只为帮助居住在这里的乡亲们脱贫致富。他们就是华能雅江公司加查电站选派的驻村工作队队员。

“最近正是采茶季,不知道巴朗措姆家收获如何,忙不忙得过来?”抱着这样的想法,华能雅江公司驻宗荣村工作队队员决定去她家看看还需要哪些帮扶。

贫困户巴朗措姆家有6口人,4个孩子都在上学,而夫妻俩体弱多病,家里负担很重。当得知因近期一直下雨,山体滑坡导致交通受阻,巴朗措姆一家无法外出买米时,驻村工作队队员当即想办法买米买油送到她家里。

2018年脱贫后,巴朗措姆因家庭条件特殊,处在返贫的边缘。华能的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实施,让她家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现在不但不愁吃穿,产业帮扶政策还给她家带来了持续收入。

墨脱县2013年才通公路,而宗荣村直到2015年才有了一条勉强通汽车的泥土路。之前,宗荣村交通极度闭塞,没有电也没有网,村民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户户常年依靠几亩微薄的玉米地填饱肚子,想吃大米得靠人力翻山从外界背回来,走一趟就得两三天。经过这几年的对口帮扶,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在华能的帮扶下,村里的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已经逐步赶上了城里人。

“华能的帮扶是真情实意地干、真金白银地投。”宗荣村党支部书记贡旺说,“这几年,华能帮助我们修建了村大门,家家户户都有了入户浴室和厕所。以前,村里到处是人牛马粪,垃圾遍地,臭气熏天;你看看现在,道路硬化了,一尘不染。村民们能经常洗澡,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以前,村民上山采了石锅,一天才能背一个下来;现在,华能投资修建了便道,用摩托车一天能运送20个,效率提升几十倍,想不富都难。”

近三年来,华能雅江公司仅在宗荣村就投入120多万元,“栋梁助学”“同舟共济”“精准项目”等一系列帮扶行动,真实体现了扎根帮扶不言悔、敢让穷村换新颜。

近三年里,驻村工作队坚守帮扶初心、坚持帮扶恒心、坚定帮扶信心,茶叶地里有他们和村民同吃共劳的汗水,办公桌前有他们奋笔疾书的背影,困难户家里有他们深入调研的脚步,会议室里有他们扫盲脱贫的课堂……

“华能选派的驻村工作队队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和村民同吃住、搞生产,帮助村民争取各项惠民好政策,还给我们上文化课,教我们认字。华能对我们太好了。”贡旺称赞道。

三年驻村路,一生墨脱情。“宗荣村的老百姓很朴实,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振说,宗荣村是他的“第二故乡”,这段扎根“云端”的记忆会一直珍藏在他的心底。

在驻村过程中,华能雅江公司的各级领导不畏山高路险,几十次来到村里指导驻村工作,和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疾苦,帮他们变思路、想方法。宗荣村的百姓深受感动,每次都献上洁白的哈达和甘甜的黄酒,表达对华能驻村工作的感激和认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宗荣村村民在华能的帮助下,已经走上致富奔康的大道,宗荣村的新生活、新奋斗正在明媚的春光里渐渐拉开了序幕。

不仅在宗荣村,附近的帮果村、帮辛村也是华能的定点帮扶村,拥有同样强大的帮扶力度、同样出彩的帮扶成效。

哪里贫困就去哪里,哪里条件差就去哪里。华能雅江公司把贫困村扶上马、送一程后,没有懈怠,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选派人员到更艰苦的地方去奋斗、去帮扶,始终奔忙在帮扶第一线。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