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传承精华不走样,守正创新步子稳

2020年12月18日 10:0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60.jpg

图为发布会现场。

本网讯(记者 央宗 罗宗)17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自治区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情况。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治区聚焦打造藏医药“四个世界一流”,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根本出发点,起草完成《推进我区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大力发展藏医药事业,更好造福各族人民。西藏自治区已将藏医药列为发展战略,为藏医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西藏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藏医药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把继承和发展藏医药作为卫生健康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推进藏医药各项工作,藏医药事业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开创了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主持人(1).jpg

图为主持人: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政府新闻办主任 德吉卓嘎

党和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自治区藏医院和6个地市级藏医院进行全面改扩建,截止目前,全区公立藏医医疗机构发展到44所,其中,自治区级1所,地(市)级6所,县级36所,高校附属藏医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藏医药服务覆盖率已达100%,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藏医药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4.4%和42.4%。目前,自治区藏医院、山南市、日喀则市、昌都市藏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民族医院,那曲市藏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民族医院,自治区藏医院和山南市藏医院还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重点建设。

05.jpg

图为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 普琼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藏医药人才储备工作,西藏藏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全日制高等学校教育为主,师承教育、继续教育为辅,大力加强藏医药人才培养。1989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了集医、教、研于一体的民族传统医药高等院校—西藏藏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西藏藏医药大学”,是全国乃至全球藏医药领域培养高端人才重要基地,到目前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7000余名德才兼备的藏医药专业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265人,博士研究生33人,为全国藏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56.jpg

图为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尼玛

在师承和继续教育工作中,实施了全国名老藏医药专家师带徒继承工作项目,已有72名徒弟正式出师,成为各级藏医药机构的骨干人才。通过基层藏医药师承人才培养,为全区基层医疗机构990名师承人员颁发了《师承出师证书》。截止目前,西藏有2名“国医大师”、1名岐黄学者、3名“全国名中医”、1名“全国中医药教学名师”、36名 “自治区名藏医”。全区藏医药高级人才、技术骨干和基层实用型人才梯队基本形成。

藏药材生长于“世界屋脊”,在治疗慢性病、高原性疾病和治未病等方面有特殊疗效,西藏藏药生产企业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生产逐步发展壮大,生产迈向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区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藏药生产企业发展到17家,其中,现代藏药生产企业4家,传统藏药生产企业13家。从事藏药生产人数达到1800多人。拥有藏药国药准字号311个(159个品种)。形成了甘露、奇正、神水、神猴等藏药产业知名品牌;在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藏药品种数已增加至50种,藏药的市场推广基础得到进一步的稳固。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