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奋勇前进

2021年01月25日 09:2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央宗
分享到:    

“开启新征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根本的保证。”今年自治区两会,不论是各项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们的发言讨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落实到底的遵循。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向着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目标昂扬奋进。

建立长效机制

“2020年以来,拉孜县积极探索新时代强化基层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新思路、新途径,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在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分组审议现场,自治区人大会议列席人员、日喀则市拉孜县委副书记、县长巴桑旺堆向记者介绍了过去一年拉孜县全力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巴桑旺堆表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坚持对症下药,解决突出问题;也要坚持标本兼治,形成长效机制。

对此,拉孜县研究制定了《县级领导干部党员组织关系及联系指导党支部工作制度》,25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建立68个党支部联系点,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工作落实落细落稳;各级党组织把抓好党内法规制度列入必学内容,持续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规条例指导和推动工作的能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采访中,巴桑旺堆不止一次地向记者表示。

巴桑旺堆说,要实现自治区两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下一步,拉孜县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队伍质量,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大局能力。

发挥党建引领

“党建带妇建是推动妇女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治区政协委员、山南市妇女联合委员会党组书记、主席徐梅说,“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切实把基层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徐梅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山南市妇联通过细化实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加强“妇女之家”建设,党建带妇建工作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党建带动妇联,激发党建活力。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总结,同时,结合妇联工作实际,认真谋划如何做好妇联党建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员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激发机关党建活力。

妇联服务党建,拓宽党建阵地。积极拓展机关党建新阵地,构建起“党政倡导、妇联搭台、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会服务体系,拓宽党建工作阵地。

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发展大局。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全市各级妇联,打通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系列服务,实现个人与组织、机关与基层、主动服务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全方位互动。

徐梅说:“迈入新时期,我们将立足岗位、接续奋战,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创新管理模式

“他们心里时刻都装着我们老百姓。”在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色果拉村,说起对村里党员们的评价,村民巴登竖起了大拇指。

巴登告诉记者,前几年,有次因为自己生病到拉萨住院治疗,儿子跟随陪护,6亩地的油菜让他的妻子犯了难。“村里31名在家的党员放下自家农活,帮我们将油菜收割装袋再送到家。”巴登说。

公心赢得了民心,如今的色果拉村,“党的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好、党支部引导得好、村里的党员带领得好”成为了村民们的共识,群众打心眼里愿意跟着党走。

自治区人大代表、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色果拉村党支部书记乔次仁介绍道,近年来,色果拉村党支部结合本村户户有党员的实际,创新支部管党员、党员管家庭的“支部+党员+家庭”管理模式,极大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有效激发了农牧民党员的服务热情与自我发展意识,通过支部引路、党员带路,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共建美丽和谐家园。

“去年村集体经济的苹果、核桃等经果林,养羊合作社收益都不错,每户分红2.5万元。”乔次仁掰着指头向记者算着增收致富账,“现在村里买车的多了起来,70%的家庭都有小轿车,不少家庭还购买了装载机、砂石车等工程车辆。群众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每年春季还自发到雅江边种树,保护生态。”

乔次仁表示,创新不停顿,开拓不止步,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旗帜引领作用,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走向更加和谐、美好、幸福的生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