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地评线】雪域时评:民主改革,让雪域高原的百万农奴迎来了“春暖花开”

2021年03月26日 17:0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索朗宗吉
分享到:    

雪域高原的春,与江南温婉秀美的春截然不同,在这生机勃发的季节,每处生命都顶着严寒,无比坚韧地绽放。宗角禄康公园,是最能感受到拉萨春意的地方了。春风拂过大地,一朵朵桃花争先开放,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公园里赏花拍照,流连忘返。春光中,人们跳锅庄、逛公园、赏春景,恣意享受古城拉萨的繁荣与祥和。而这一切的根源,是62年前的3月如“春雷”般响彻的西藏民主改革,让雪域高原的百万农奴迎来了“春暖开花”。

随着西藏民主改革62周年纪念日的日益临近,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62年前那段历史,去认识旧西藏的黑暗落后,去体会民主改革的伟大意义,去感受新旧西藏两重天的强烈对比。没有对照,就没有历史定论;没有对比,怎能更好地珍惜当下。

民主改革前,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极其野蛮、残酷、黑暗、落后,三大领主剥夺了农奴的一切权利、共同掌握对农奴的生杀予夺大权、集中占有以土地牧场为主的生产资料、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和奴役极其残暴、对农奴进行野蛮的苛捐杂税盘剥、利用宗教对社会进行严密的精神控制,百万农奴没有人格尊严,承担着极为艰苦的劳作,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翻身农奴宗吉老人痛苦地回忆道:“民主改革前,我一直是朗通庄园庄主夫人的女佣。在旧社会的二十多年里,我从来没睡过一次安稳的觉,没吃过一次饱饭,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当时广大农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是被领主占有;就是河水变成牛奶,我们也喝不上一口。”可见,旧西藏广大农奴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根本谈不上做人的权利,被农奴主视为“会说话的牲畜”。在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的学校,广大农奴的子女连踏进校门的资格都没有;在旧西藏,没有一家像样的医院,农奴们连普通感冒这种常见的小病,也会因无处就医而死亡,人均寿命只有35.5岁;在旧西藏,社会保障更是无从谈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奴过着悲惨屈辱的生活。

民主改革,可以说是新旧西藏的“分水岭”。1959年的3月28日,以解放农奴为核心的民主改革运动,在雪域高原上展开,西藏的历史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从封闭落后到精神富足,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发展落后到创新驱动,实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从一穷二白到整体性脱贫,实现减贫史上的历史性跨越……“社会制度的巨大跨越、经济社会的伟大变迁、人民命运的根本转变”,人间奇迹在西藏被创造。农奴们生不如死的日子,62年前的3月就成了历史。这62年里,雪域儿女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建房子了、公路到家门口了、电线杆立起来了、换智能手机了、儿女坐上火车出去读书了、家附近就能上班赚钱了、家人坐飞机去旅游了……这一件件、一桩桩对于广大的翻身农奴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春暖花开”。

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西藏广大劳动人民的全面解放;没有民主改革,雪域高原的百万农奴就不会迎来“春暖花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今日西藏繁荣和谐的新局面。历经62年、跨越上千年的伟大变革,西藏各族人民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拥戴信赖忠诚捍卫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西藏篇章而矢志奋斗。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