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蓝地绿水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十三五”以来,洛扎县始终把绿水青山作为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思路,倡导节能减排,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全力推进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
目前,洛扎县已完成7个乡(镇)和27个村(居) 委会自治区级生态创建工作,2019年成功完成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创建率达100%。今年洛扎县已按照自治区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相关工作要求,开展7个乡镇、27个村居生态文明示范区提档升级创建工作,洛扎镇、拉康镇已初步通过了现场考核验收。
环境整治为乡村增颜值添气质
近年来,洛扎县集中力量、整合资金,以垃圾清理、厕所革命、人畜混居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打响了一场全党动员、全民参战、全域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整洁的卫生环境不仅让洛扎县有光鲜亮丽的“面子”,更是给广大群众整洁舒适的“里子”。
这是一个偏僻的村落,从洛扎县城往东南方向出发,在高山峡谷中驱车半个小时,就到了次麦。走进次麦社区,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一排排绿树生机盎然,一簇簇花草争奇斗艳,一个个庭院整洁有序,一条条村路平坦干净,一张张笑脸荡漾出新生活的幸福和喜悦,绘就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前,这儿都是土路,每逢下雨天出门,脚上就是稀泥,过往车辆又容易甩泥巴到身上弄得很脏,我们去哪里都不方便,晴天的时候又尘土飞扬。村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硬化了村组公路,人行便道修到家门口,曾经破损坑洼的路面已经被水泥路面替代,道路平整通畅。各家庭院里都种上了花草,房前屋后都种了松树,环境越来越美了,看着都舒适。”看到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次麦社区居委会书记云旦高兴地说。
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置一个垃圾桶,路上不见一片生活垃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环境整治的一项重点任务。”云旦介绍,村里统一购买发放垃圾桶,每个都有编号,大家把生活垃圾倒入社区的垃圾池,由垃圾清运车统一转运到县里的垃圾填埋厂进行处理。
为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次麦社区采取“月检查、年终考”的方式,每月定期组织环境卫生评比活动。“我们在考评时,重点检查农户房前屋后的白色垃圾是否清理、庭院是否干净整洁、室内物品堆放是否规范整齐等方面。”社区居委会主任扎西平措介绍,年底按评优次数多少给群众发放奖金。
如今,居民自觉打扫室内室外环境卫生和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意识不断增强,家家庭院变得干净整洁,社区“颜值”大大提升。
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环卫意识
做细、做好、做足、做活宣传文章对于转变百姓观念,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环卫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洛扎县各乡镇(村)、社区依托电子屏、宣传横幅、微信群等宣传载体,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村庄清洁和疫情防控知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环卫意识,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健康卫生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做到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泼、杂物不乱堆,在道路醒目位置悬挂横幅标语,教育引导农民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助力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为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环保活动中来,洛扎县开展了生态环保知识进校园活动。“我们在洛扎县中学设立了环保教育培训基地,学校提供场地,我们负责配备电脑、投影仪、音箱、喇叭、相机等宣传设备。”山南市生态环境局洛扎县分局副局长平措仓旦说。
通过资料、图片、视频、实例和知识竞赛,山南市生态环境局洛扎县分局工作人员生动形象地向学生系统阐述健康生活、环境保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内容。“学生参加知识竞赛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还能收到书包、文具、水杯等奖品。希望他们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生态环保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洛扎县中学李阳老师说。
此外,山南市生态环境局洛扎县分局工作人员还深入驻村点、各乡(镇),通过悬挂藏汉双语横幅、现场讲座、发放宣传单、宣传品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讲解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宣传内容大多与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大家都很感兴趣。工作人员还在现场发放了雨伞、环保餐具、帽子、环保购物袋等物品,折合人民币约5000元。”平措仓旦介绍道,这些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牧民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引导他们自觉养成不乱扔垃圾、不乱堆杂物、勤洗衣、多晒被等爱干净、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据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山南市生态环境局洛扎县分局发放环保购物袋4000余个,更新主要公路沿线环保宣传标语15条,发放宣传手册(交通版、学校版、工地版、乡村版)80余本,同县市场监督局等行政执法部门深入到县城各商铺、菜店、药店、诊所等领域认真开展“禁白”宣传活动1次,没收一次性塑料袋600余个。
抓好生态修复治理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深入推进洛扎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山南市生态环境局洛扎县分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今年我们分局对3家砂石场和15家边境小康村建设临时取料点、36家临时小型水泥砖厂、拉康电站等进行监督检查,仔细检查有无乱采乱挖和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情况,实现建筑领域、产业领域环境监察全覆盖,建立了17本环境监管台账,下发整改通知书12份。除此之外,县里还投入了97万元资金在各个乡(镇)和村(居)共设立了68个环境监督岗位,便于更好地开展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据介绍,洛扎县持续开展饮用水源点保护工作,完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目前,洛扎县已实施完成126个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工程项目。
除此之外,洛扎县稳步推进洛扎镇次麦社区彩虹沟重点生态功能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全面加以改善;加强监督拉郊乡、仲村、次麦社区等已建设完成的边境小康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设备配套和污水治理工作,确保农村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在彩虹沟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多台大型器械轰鸣,挖掘机紧张作业,土方车来回穿梭运送土方,工人正在忙而有序地施工作业,有的在埋管道,有的在绑扎钢筋......
该项目总投资371万元,2月底开工,预计6月底竣工。“我们前期先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否则会造成树木、草坪的成活率很低。你看,这些是之前移植的松树和杨树,现在长势已经很好了。”施工人员索朗多布吉一边指着树木一边说道,“项目完成后,植树种草面积大概能达到100多亩,正在建的大小两个蓄水池,也是为了灌溉花草树木。”
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洛扎县坚持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逐渐显现,生态系统正发生着“大逆转”。洛扎县在2016和2017连续两年,获得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工作“优秀”等级,每年获得奖金300万元;从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良好”等级,每年获得奖金200万元。(记者 朱楠 胡荣国 杨小娟 扎巴旺青 段敏 唐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