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深冬的聂荣县,寒风萧瑟。一份名为《一个家庭对党和国家的爱》的图文报告,出现在聂荣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字里行间,往事浮现,流入心头。
这是发生在解放军和平进军西藏过程中的一段温暖故事:1951年10月,十八军独立支队翻越唐古拉,来到聂荣境内,藏北牧民罗杰曾主动加入解放军队伍,带路、送信、运送物资……
这是其女措嘎提供的阿爸遗物清单:镶有毛主席像和五角星的藏式挎包、两个特制的马背包、三本保存完整的藏语版《毛主席语录》……
不待看完,工作人员郎真卓嘎起身直入局长办公室,动情讲述相关情况。一个专门的工作组随即来到下曲乡娘玛村措嘎家中……
这段边疆群众心向党的感人故事浮出水面。
图为镶有毛主席像和五角星的藏式挎包。
“金珠玛米是好人,金珠玛米呀咕嘟,金珠玛米专门帮助我们这些可怜人。”面对记者的采访,措嘎不断重复着阿爸常讲的心里话。
和平解放掀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篇章。但在和平解放之前的聂荣宗,由于受到藏军等反动势力的宣传恐吓,牧民群众对从未见过的解放军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刚开始,罗杰和其他人一样,听说解放军要来了,也不免害怕。
“那时候,藏军四处宣扬,造谣惑众,污蔑解放军杀人放火。”虽然心有恐惧,但对于这支素未谋面的部队,阿爸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好奇。“还有比藏军更扰害群众的人吗?”当十八军的一支部队路过草原时,阿爸忍不住在一旁偷偷观察着这支部队。
图为措嘎展示父亲罗杰的遗物——藏语版《毛主席语录》。
罗杰发现,这支部队与藏军截然不同,他们不仅不会吃拿索要、抢劫百姓,反而送医送药,善对穷苦人,待老百姓像亲人一样。
“这哪里是杀人放火的‘红汉人’,分明就是爱护百姓的‘菩萨兵’”。措嘎讲述着阿爸对解放军印象的转变。
对解放军渐生好感的罗杰主动到解放军的营地,帮助他们喂马,战士们通过翻译,向罗杰讲述了“十七条协议”和党的民族政策,一个美好而又充满希望的新社会在罗杰脑海中逐渐浮现。
回到家中,阿爸告诉家里人:“金珠玛米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派来的,他们是来解放西藏,让所有穷苦的人都不再受苦。我想跟金珠玛米走,为他们指路送信,跟他们一起走向胜利。”
当时罗杰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家中6口人,只有他一个男劳动力,但听了罗杰的话,母亲却丝毫没有犹豫,对他说:“解放军专门帮助可怜人,是好男儿就应该去帮助他们。”
罗杰找到即将开拔的部队,希望能够跟随金珠玛米一路走下去。听到罗杰肺腑的话语,看到罗杰坚毅的眼神,一名十八军战士摘下帽子上的五角星,塞到罗杰的手上,“罗杰同志,今后我们就是一起战斗的同志了。”
罗杰把这枚五角星和解放军给的领袖像精心地缝制在自己随身背着的挎包上,怀揣着对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憧憬,跟着部队一起出发了。
图为两个特制的马背包。
聂荣、那曲、拉萨、林芝……一路上,罗杰穿梭在土匪的乱枪中,当解放军的“指南针”、通讯员,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
长期翻雪山、趟冰河,罗杰的膝盖因冻伤而严重变形。一次冒险送信,他的手不幸中了一发来自附近土匪枪口射出的子弹。但他自己却说:“能够帮助到解放军我就很高兴了,这些不算什么。”
外出2年后,当罗杰跟随部队来到工布时,他收到了家里托人捎来的口信,这才得知母亲已经病重。为了回家照顾母亲,罗杰向所在部队的负责人请辞,负责人依依不舍地拉着罗杰的手说:“本来想等着结束所有的事后,向部队领导推荐你去北京,看看咱们的首都,现在看来是没有机会了。”随后他拿出了两个马背包,送给罗杰,“这一别,我们可能就再难以相见了,这两个包就当作是我们的信物吧。”措嘎向记者讲述这两个背包的来历时,眼里泛着泪光。
图为措嘎(中)在向记者讲述往事。
在措嘎的回忆里,回到家后,父亲并未向外炫耀或是吹嘘过往在外的经历,更多的时候是看到父亲深情抚摸着那个镶有主席像和五角星的挎包。
“黄色花朵献给金珠玛米,保佑金珠玛米万岁;蓝色花朵献给工人阶级,保佑工人阶级万岁。”
这是罗杰留下的诗句,朴实的话语表达着他对党和解放军的祝福。
1978年春末,罗杰病危,临终前,他指着两个马背包和镶着五角星的挎包嘱咐:“这些都是金珠玛米给我的信物,一定要好好珍藏,万万不可遗弃。”
措嘎眼泛泪光,细语呢喃,“这是父亲最后的遗言。”
图为十八军战士赠送给罗杰的信物。
罗杰去世后,女儿措嘎一直遵守着阿爸的遗言,悉心保存着这些信物。
2019年,措嘎通过那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如今那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在开展革命文物收集工作,并计划将收集到文物在那曲革命烈士陵园展览馆内展出,以此来纪念和平解放西藏、平息叛乱而捐躯的英烈们。
“我要把十八军战士送给父亲的信物上交给政府。”听完驻村工作队的介绍后措嘎如此说。
措嘎相信,把这些信物交给政府,正是对父亲的最好慰藉。
图为马背包。
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和乡干部的协助下,一份名为《一个家庭对党和国家的爱》的情况报告被交到了聂荣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0年10月,在措嘎家中,一场简单的捐赠仪式正在进行,措嘎拿出一件件十八军赠与父亲的物品,郑重地交到了那曲市退役军人事物局工作人员手上。
“我们会把这些物品放在展览馆里进行展出,如果您有一天想要回这些物品,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刻给您送回来的。”面对深深凝视信物的措嘎,那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科科长扎西说。
“阿爸最自豪的事就是曾经帮助过金珠玛米,这些信物放在展览馆里,可以教育更多人。” 措嘎摆摆手回答,“我终于完成了阿爸的遗愿。”
如今,在那曲革命烈士陵园展览馆里,十八军送给罗杰的一枚五角星和两个马背包等信物安静地躺在展柜中,向观众诉说着70年前,解放军和藏北人民的血脉情深、英雄之谊。如今,斯人已去,但这些信物代表的革命情谊,仍散发着光芒,这是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赤诚之爱。
记者手记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为了做好“党的光辉照边疆”主题报道,我社那曲采访组重走十八军独立支队进藏路线,深入挖掘沿线感人故事。在那曲革命烈士陵园内,采访组记者发现了曾经较为少见的十八军战士送给群众的革命文物,为深入了解这些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记者先后联系了那曲市、聂荣县退役军人事物局,并根据其提供的新闻线索,驱车前往聂荣县下曲乡娘玛村群众措嘎家中,详细了解了其父罗杰主动加入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的队伍,为解放军指路、送信的故事。记者们深深被这个故事所感动,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代表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愿望,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记者:王艺霏 赵书彬 谢伟 拉巴卓玛 曲珍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