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专题

体验西藏非遗——工布响箭

2021年07月27日 15:4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2.jpg

工布响箭  响箭在藏语里又叫“毕秀”,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工布地区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在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等重要节庆活动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体育娱乐活动。

1.jpg

射响箭要具备弓、箭、靶围、靶心、弓架等。传统制造的“弓”是用长约1.2米、宽约6厘米、厚0.7厘米的两条竹片胶而成。“箭”的制作非常独特,在长约0.6厘米竹箭杆上装着一个头为方体、尾为圆锥体的空心木制箭头,上面钻有四个小洞。箭离弦后,由于空气作用而发出尖厉的鸣叫声。“靶子”的靶围藏语叫作“夏巴”,意为鹿,一般用鞣好的鹿皮制作,用来挡箭向前飞行。制作精致美观,上面有许多手工缝制的图案,堪称是一件民间手工艺术精品。整个靶心藏语叫作“本”,用皮革制作,成环形,直经约18厘米,里外共有三圈,外两圈每宽约5厘米,外圈用来固定的、用白色,第二圈为黑色,内圈印“玛尔帝”为红色,是活动的,箭射中“玛尔帝”(红心)便自动脱落。弓架,既是比赛前和休息时放弓箭的架子,又是靶子与射手间距离固定的栏杆(防止往前走)。弓架既有专用的,也有临时搭建的,一般长4-5米,高约0.6米,另外,射手右手的大母指、食指和中指要带獐子皮缝的指套,左手的大母指带象牙戒指,防止射箭时手指手皮被弦磨伤。

3.jpg

响箭比赛是一般是在节假日和农闲期间群众自行组织的体育娱乐活动。在传统上箭手都为男性,一般以村为单位组成队伍。每当举办响箭比赛时,同村的男女老少都身穿节日服装,备好各种佳肴和青稞美酒,来到比赛现场观看,并组成歌舞队,为自己的箭手歌舞助兴。响箭比赛场地要有一块长37—40米。宽25—30米的空地。传统上靶子设北朝南,箭手由南朝北射箭。这样的摆部既有民间传统习俗上的说头,也有风势方向上的科学道理。比赛形式既有团体赛,也有个人赛,规则较严格。每一次比赛活动要进行十轮至十五轮,每轮每人射两箭。第一轮从箭手排着横队的左边开始,第两轮从右边开始,以此推至比赛结束为止。比赛时箭中靶心,只要脱落“玛尔帝”(红心)就得两分,脱落黑圈则得一分。一轮中两箭都射中加一箭,再射中继续加箭。记分方式既简单又公开,每一个箭手前的左边另架放8颗圆形石子、得一分箭手自己从左边的石子中拿一颗摆放在右边,互相监督一目了然。在比赛期间除收箭人以外,任何人都不能在场地内随便走动和横穿。对比赛获胜者的奖励一般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资奖励为辅。只要射中一箭,众人便向他敬一杯美酒,比赛获胜了献一条洁白的哈达,以欢呼声来祝贺,以歌声来赞扬。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