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对办好思政课提出新要求!

2022年04月28日 10:45    来源:人民论坛网    
分享到:    

导读: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立德楼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参与讨论。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在立德楼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并参与讨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专门走进思政课智慧教室,观摩了一场思政课现场教学。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这堂课为何上?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2021年3月6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青年学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


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的深远意义就在于,“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思政课要讲什么内容?面临哪些挑战?

要善用党史“教科书”,上好思政课。能够在思政课中创造性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讲好伟大建党精神,在知识的传授中引导学生正确把脉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同时,也要优化课程设置,深入挖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各门课程中蕴含的红色资源,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学生在传统课堂中获得最大的党性教育与精神感染,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要善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大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着学生对当今世界发展与中国改革的客观认识,影响着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也影响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新时代,把“大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既讲道理,也摆事实,善于运用同心抗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典型事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哪些挑战和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张小平在《人民论坛》刊文表示,高校改进思政教育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课程类型设置。目前思政教育课程类型主要有“概论”“通史”和“经典阅读及讨论”,“经典阅读及讨论”在思政教育中并未占到主导地位,甚至占比很小。改变这一课程结构,以思政教育的各项教学目标为基准,可从各“概论”或“通史”中选取数部影响广泛的经典,将其开发并转化为“经典阅读和讨论”课程,原有的“概论”“通史”教材可作为参考书目,由此逐步加大经典阅读与讨论所占比重,使得经典阅读和讨论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在推力。

二是教与学的方法。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基本默守的教育理念是“师本教育”,这样使得在教与学上过分倚重教师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内在有待开发的“需求”。“师本教育”理念能否转为“师生并重”理念对思政教育的教与学方法转型至关重要。

三是授课规模。目前思政教育课程部分是“大班”甚至“特大班”的规模授课,学生的“参与率”和“互动率”相对较低,无法进行必要的讨论交流。

如何上好思政课?

第一,不断完善思政课体制机制。加强“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打好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组合拳。通过加强“大思政课”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好思政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细化办好思政课的政策措施。加强统筹,把“大思政课”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第二,聚焦青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思政课要改变为教学而教学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为具体管用的制度机制。在教学内容上,既要避免内容重复,又要防止内容缺失。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着力构建教师学生互动、家庭社会协同、课上课下同步、校内校外结合、网上网下融合的立德树人新格局。

第三、教师遵循“重点透彻”方针,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就思政课来说,贯彻“重点透彻”方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准备展开内容的逻辑次序。要以线路清晰和环环相扣作为逻辑次序安排的基本目标,尤其要避免讲解内容的碎片化。二是,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避免采取“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是现代社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避免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的科学路径。三是,专题设计教学内容。把学生最关注、最有疑惑的问题摆出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化设置。让学生在课堂上切身感悟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四,做好善于全过程相互衔接。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政治课,更是一门对人的品行、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理论素养实施全方位培养的课程。要按照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价值观形成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在内容上的衔接,建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设置包括中国政治和法律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等在内的一系列课程,向学生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第五,拓展实践,共同建设“社会思政大课堂”。“大思政课”是社会各方参与的社会大课,需要多主体密切合作、多方面协同发力。高校要积极与各类企业党组织和地方党委建立协同机制,拓展高校思政课的办学空间,建设“社会思政大课堂”。一是将新时代国家各条战线新成就新进展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和实景课堂,让思政课可观、可感、可触摸,变成一种体验式学习。二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做好整体设计,不断完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实现教学资源互联互通、教学经验方法互学互鉴,提升协同意识和协同质量,大力营造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身临其境的独特优势,让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关注现实,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使青年在沉浸式的场景教育中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树立对党史上重大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

人民论坛新媒体综合整理

资料来源 | 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杂志、人民论坛网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