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阿里地区普兰县西德村:糌粑飘香致富路

2022年07月27日 09:2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导读:

7月的阿里地区普兰县,海一般湛蓝的天空下,西德村里的青稞长势喜人,随风轻摆,清凉的山泉水从田间淌过,汇入了奔涌的孔雀河。

7月的阿里地区普兰县,海一般湛蓝的天空下,西德村里的青稞长势喜人,随风轻摆,清凉的山泉水从田间淌过,汇入了奔涌的孔雀河。

得益于孔雀河谷独特的小气候,西德村的“嘎玛古多”产量高、品质好。“嘎玛古多”在藏语中是籽粒既白又多的意思,而今天指代的就是来自西德村的白青稞。

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禀赋,当地政府和西德群众,持之以恒对青稞产业进行升级和优化,打造出了阿里地区规模数一数二的现代化白青稞加工厂,为西德乃至全县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澎湃动力。

二十余年磨一剑

西德村旁、孔雀河畔,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数座白色的现代化厂房尤为醒目,院内的工人忙着将打包好的西德白糌粑装车,发往普兰县城各大销售点。

早在2002年,西德村就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建起了西德糌粑加工厂并成立合作社,以糌粑和油菜籽加工为主营业务,拥有700平方米的厂房、14座水磨房、2座机房等。

2018年,在陕西省援藏干部的支持下,普兰县统筹安排援藏资金665.22万元,新建了糌粑加工厂房和糌粑饼干加工线,并成功申报西德白糌粑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又整合村里的清油和糌粑加工合作社,成立了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并紧紧围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这条主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市场、融入市场的积极性。

“2021年,我们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总收入达到了95万余元,纯收入有28万多元,给村民分红7万余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德村村委会主任旦增顿珠说。

足不出村能致富

沿着西德村一片田野坡地向下步行10分钟,便来到了孔雀河边,只见一条人工修建的水渠,将孔雀河水引入到蓄水池,再带动一旁水磨房里的石磨不停转动,把炒熟的青稞慢慢磨成细粉状的白色糌粑。

“前几年,我们家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田和国家补助,小儿子要读大学,我只能外出打工,经常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也照顾不了家里。”今年52岁的公司糌粑技术负责人巴桑次仁说。

好在勤劳踏实的巴桑次仁“积攒”下了不错的口碑,2020年他被村民选举推荐,成为了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糌粑技术负责人。平日里,他除了磨制糌粑外,还负责为村民指导教学,让更多群众学到一技之长。

进入公司两年多来,巴桑次仁每月工资有5100元,加上销售青稞收入、公司分红以及政策性补助,全家去年总收入达到12万多元。

“现在,我足不出村就能稳定就业,不用与家人分离,连家里的农活也能顾上了。”巴桑次仁高兴地说。

广开门路鼓腰包

久美拉姆的青稞地刚好位于公司大门正前方,满头大汗的久美拉姆正在地里除草。

“我们家有13亩地,是村里土地面积最大的。”久美拉姆擦着额头的汗珠说,“糌粑加工厂成立以前,每年家里收的青稞要自己找销路,还卖不了多少钱,卖不掉的青稞只能屯在家里第二年接着吃。”

如今,在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久美拉姆家种的青稞根本不愁销路。去年,公司以每亩170斤、一斤2.5元的价格对全村青稞进行统一收购,每斤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5元。同时,在村委会的统一安排下,久美拉姆每个月会去公司上几天班,除了工资外,年底还能享受到公司的分红。

“公司每年轮流安排村民前来务工,累计安排村民235人次,其中脱贫户121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3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旦增顿珠介绍,在公司带动下,普兰全县推广种植白青稞3100余亩,参与群众达200多户,实现群众增收100万元,脱贫户实现种植收入31.6万元。

近年来,随着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西德村群众的致富途径日益宽广,步入了种植增收、务工增收、分红增收等多种增收方式铺就的康庄大道,形成了以产业为支撑的长效增收机制。

采访结束时正值黄昏,在地里劳作了一天或是刚从公司下班的西德村群众,三三两两结伴回家,夕阳的余晖洒落下来,给青稞嫩绿的枝叶镶上了金边,也把他们回家的道路照得透亮。

(记者 永青 张晓明 温凯 刘倩茹 洛桑旦增 达珍)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