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专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及路径

2023年03月24日 09:5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齐国胜
分享到:    

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法治建设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法治化轨道内运行,其发展变迁要遵循法治演变规律。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在西藏各民族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历程中,潜移默化地贯穿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脉络,特别是通过民族法治建设的思路、规范及实践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渗透在法治建设的框架内。

(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根基

作为涉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九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团结的高度概括和重视,建构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根基,促进各民族之间形成地位平等、相互协助的统一体,并达成在意识层面的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法借助规范化的指引,确保各族群众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形成紧密团结的整体。从制度规范的层面保障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促使各民族能够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共同繁荣发展,确保各民族勠力同心,共同建设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铺设了良好根基。

(二)通过地方立法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区域性规范体系

为深化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在地方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携手并进,在地方立法权的框架范围内,相关民族区域制定各级各类法律规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民族团结工作,西藏通过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相关条例等,以法治手段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如《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背景下,部分地方规范中,虽然没有明确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表述,但是其中蕴含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例如,西藏自治区人大先后颁布《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西藏自治区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办法(试行)》等。通过地方立法,保持团结稳定的民族关系,拓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保护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地方的具体事务中,强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滋养。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遵循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规律,引导各民族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以法治建设为蓝本,在描摹法治建设图谱的过程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其中,形成规范化的指引,构筑民族团结奋斗的法治根基。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立法层面要破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中有所体现,从加强民族团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都进行了确认,体现了我国法律在贯彻民族政策、构筑和谐民族关系上一以贯之的重视,并将对民族关系不断发展的认识体现在法律的嬗变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在政策文件中有所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鉴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地位,可以通过立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固化在法律文本中,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根基。

(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立法体系

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立法权,处理民族地方事务,可以强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根铸魂。在处理地方事务过程中,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实现相关事务处理的规范化、法治化,也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重要途径。涉及维护各民族团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内容,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其中,牢牢把握各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发展奋斗繁荣的主线,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地方立法中的覆盖面,在立法中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通过将地方立法工作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在提升地方工作规范化、法治化进程的同时,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